【编者的话】
近期,国家连续出台三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将中等职业学校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免学费范围;上调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
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本版从今日起将详细梳理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解答谁能得到资助、如何资助、资助怎样才能落到实处等读者关心的问题。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那么,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获得哪些资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普通高中:
纳入国家助学政策体系
今年9月,国家出台《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正式将普通高中群体纳入国家助学政策体系。
该《意见》明确,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财政部、教育部根据生源情况、平均生活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省资助面。各地可结合实际,在确定资助面时适当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国家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元—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此外,普通高中还要依照实际情况,建立学费减免等制度。
中职:
国家助学金没有名额限制
李峰(化名)现就读山东烟台开发区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中专部,2008年入学,因来自农村,他前两年均享受了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学校还根据其家庭条件免除了每年1600元的学费。两年里,他表现优异,每年都获得特殊困难补助800元,技能奖学金1200元,总计有4000元,算上学费,两年内共获得资助1万多元。已是三年级的他,正在学校的合作企业实习,每月有1800元报酬,不仅生活自立,还能补贴家里。
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以学生顶岗实习、奖学金、学校减免学费和多种形式的社会资助等为辅的中职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均可申请每人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在校三年级学生则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不再享受国家助学金。
从2009年秋季起,国家决定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也被纳入免除学费范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国家助学金只有资格条件的限制,没有名额的限制。只要学生符合规定的资格条件,均能享受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