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破解教育四难 名校与弱校应该实现资源共享
来源:大河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9-17

  20100917082159.jpg

 郑州市教育局局长 翟幸福

        新华网河南频道9月17日讯  大河网报道:“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还是质量问题,没有质量,一切都是空谈。”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尚刚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那么,河南的教育教学质量,该如何保障呢?

       【解读】

       【关键词】教育均衡

        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现状】每年中小学入学时,家长们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给孩子找个好学校。为啥要择校?家长们表示,好学校不仅体现在学校硬件上,更体现在软实力上,如师资配备、学校学习氛围等。

       【纲要(讨论稿)亮点】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推进弱学校改造,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努力做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

       【专家解读】“目前,我省仍然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入校难、大班额、择校等现象。”高尚刚说,缩小校际差距是确保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非常必要。

       “郑州的学区制改革很快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我们将把初中分成13个学区,高中分成3个学区。”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说,学区内名校将“捆绑”弱校,试行实质性联合办学,互派师资、统一教学、资源共享,教育资源将进一步均衡。

       【关键词】 择校

        把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

       【现状】每年小升初,家长们都会给学校“排排队”,而标准很简单,哪所初中学校中招上线率高,哪所学校就是好学校。为此,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挑个升学率高的初中。

       【纲要(讨论稿)亮点】完善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专家解读】将优质普通高中的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做法很值得提倡。这两年,郑州市已经开始实行按比例分配优质高中招生名额的办法,这一举措的社会反响很好。

      “全省要求不低于50%,郑州已经从去年的45%提高到了60%。”翟幸福说,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上不同初中都有上优质高中的机会。把分配生的比例提高,对择校有了很大的调整作用。

      【关键词】高考

        鼓励学校“以学科门类为主”招生录取

       【现状】 光山县学生小王平时成绩很不错,可在今年高考时,因为身体不太舒服,只考了500分,与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无奈之下,小王选择去打工。

       【纲要(讨论稿)亮点】逐步建立高校自主招生、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有效监督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完善招生录取办法,增加考生选择机会。鼓励学校实行以学科门类为主的招生录取办法。

       【专家解读】 “这是政府教育改革的务实举措”,郑州教育学会学习心理研究会管理部主任王海勇认为,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人才培养现状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使高等教育在国家宏观调控监督指导下进行自主招生,多元化培养,使教育更加人文和人性,同时也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与机会。

       【关键词】课业负担

         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现状】为了让学生考个好学校,现在一到假期,家长们便不惜血本,给孩子报了各样的辅导班,这让假期变成了“第三学期”,孩子纷纷喊累。

       【纲要(讨论稿)亮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专家解读】王海勇说,一旦高考教育改革实现,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有望下降,“这要求建立一套灵活有效而多元的课业形式,让课业不再成为‘负担’,同时为实现基本的学习及更高层次学习制定标准和规范,再加上行之有效的监测与公告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