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坚定“四个自信”,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来源:新华报业网 作者: 编辑:周钟玲 时间:2024-03-15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回望历史、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坚定教育自信”的含义,进而全面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没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方面的自信,教育自信便无从建立。

       坚定道路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秦伟 祁占勇

       “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自信主要表现为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得到有力贯彻,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把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体现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各方面,确保教育领域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就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即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但“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中国教育事业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密切相关的,与教育领域牢牢掌握党对教育的领导权是高度契合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我国教育制度的设计中,就已将党的组织建立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组织在学校的地位与作用不尽相同,但强调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对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监督保障以及党的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贯的。新时期不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等,都是坚持党对教育领导的具体表现。坚持党对教育的领导,不仅体现为把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党的团结统一,而且展现为教育工作的全国一盘棋和整体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激发基层创新,实施重大工程,通过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推动科学决策、综合改革、先行试验、总结推广,从而建成关系百年大计的教育工程。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的教育,必然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这是我们与西方教育的最本质区别,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毛泽东在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明确指出了我国教育的性质、方向、培养目标。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不是特权而是人权,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就是让教育的大门公平地向全体人民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明确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然,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的过程中,还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不断赋予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新思想,把握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方向新特征,切忌封闭僵化、固步自封。

       坚守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就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国情适应性。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指明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教育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中国特色,一切从实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努力探索自身发展道路,追求育人为本、公平公正、共同发展,形成中国自主创新的教育发展模式,既不同于传统苏式教育,又不同于当代西方教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了中国教育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震撼和思考,显示了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魅力,显示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探索有中国特色教育的历史,既坚持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规律,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坚定理论自信,形成先进教育思想

       谢南燕 张旸

       理论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人民性和开放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自信是指我们对中国教育理论观点和理论体系以及理论发展的积极体验,是对教育理论的信任和认可,具有政治性、历史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包容性,是教育工作者在社会时代变革的大潮中既能保持教育独特性又能积极应对世界挑战的教育信念和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自信主要表现为不断丰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倡导中国话语的素质教育理论、涌现扎根中国的先进教育思想等。

       不断丰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理论,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会“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中国特色教育理论自信的原点就是坚持和创新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国教育历史上,关于教育培养“什么人”的判断,既有毛泽东提出的“知识分子要‘又红又专’、青年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等的要求,也有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的思想,既有江泽民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也有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更有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民本情怀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石,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自信的彰显。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国教育学界对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规律,教育目的、功能,以及德育、教学与课程、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与规律有了基本的认识,形成了基本共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其历史的起点和终极意义上,就是把人的存在和发展视为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尺度,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和中心,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倡导中国话语的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发展性、基础性的特性。事实上,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实质是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途径,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学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转化和内化理论,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文化根基、政治根基、理论根基。发展素质教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重点是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引发了教育领域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具体到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大量涌现,素质教育思想引领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十分活跃。

       涌现扎根中国的先进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丰富深厚,涌现出从孔子到陶行知等一大批教育家,产出了《学记》《师说》等世界教育名篇,培养熏陶了无数仁人志士。中国教育思想秉持大教育观念,重视教育与社会的相互作用,育人为本,尊师重教,注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基础训练、启发式教学、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特别是中国教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诸多教育思想和鲜明的本土特色教学实验。在教育思想方面,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独立”“五育并举”等思想,梅贻琦的“大师大楼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运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陶行知的教育改造运动以及人本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生命教育理念等都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以及其它革命老区的教育探索与实践,其理论与思想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教学实验方面,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法、顾泠沅的青浦教学实验、叶澜的新基础教育实验、“马芯兰教学法”、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等都是中国教育工作者的智慧结晶,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坚定制度自信,形成中国特色教育体系

       包祎 陈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自信,是坚持制度自信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的充分认可,坚信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并适应我国具体国情,对通过该教育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坚定的信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造各级各类学校,调整高等学校院系、专业结构和布局,改革学制、课程、教材与教法等,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教育的一系列变革,虽然曾经也经历了不少波折,但至今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俨然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屹立在东方,这种制度自信主要表现为构筑完整的教育基本制度、确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体系等。

       构筑完整的教育基本制度

       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探索,我国独具特色的教育基本制度已经形成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建立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学位制度以及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等。随着学前教育的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特殊教育、民族教育的发展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保障,教育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为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雄厚的人力资源支撑。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率都大幅度提升,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教育普及程度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利,提高了全体国民的素质,改善了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支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确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制度

       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是国家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教育体制机制破除制度藩篱的重大创新。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是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旨在重构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改变政府的国家控制模式,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完善治理结构,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章程建设,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做到“一校一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当然,建立普遍的教育制度自信要坚定地落脚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之中,在教育实践中加强教育制度的执行,不断地改革和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制度绩效,以此保持和增强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自信,既要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能力,形成教育制度绩效正效应,也要革除体制机制弊端,增强教育制度自信的持久性,更要加强和改善宣传教育,破除教育制度认知盲区。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体系

       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教育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对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自信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绩,有力地促进、规范和保障了教育改革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以教育法为基本法,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家庭教育促进法为部门法,其他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育规章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规章为具体支撑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职业教育法也进行了修订,学位法、教师法、学前教育法等其他教育法律的修改与制定也在有计划地推进。教育法律法规完善,基本实现了我国教育事业各个领域的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成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要求和共识,教育管理逐步从直接行政管理转变到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了教育行政部门的基本规则;依法治校得到有效落实,国家以推进学校章程建设为载体,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学校治理的规章,推动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学校走向规范的、法治的办学轨道。中国特色教育法治体系的形成,对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规范、支撑和保障作用,不仅从法律上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公民受教育权从宪法理念落实到法定权利,而且通过教育法制建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制度,将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法定化。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坚定文化自信,建立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杨文杰 李延平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离不开高水平的教育开放自信。“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从人类文明史角度来看,人类文明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发展的过程。“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自信是指教育发展要秉持对外开放的理念,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既要学习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又要在国际舞台上传递中国教育声音、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自信主要表现为建立中国教育话语体系、坚持中国教育开放包容、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等。

       建立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话语权”是话语权利、资格和影响力的统一,话语资格和话语权威的统一,是学术共同体在与之相关的学术界中的影响力和支配力。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是教育强国的显著特征,自然成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指向。而当下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舞台上话语权还不突出,有些方面甚至还有明显的缺失。“话语体系是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外在的表达形式,包括概念、范畴、表述、词汇等。不同特色、不同风格、不同气魄的话语表达,对于科学表达某种思想理论体系和增强传播力、竞争力、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用中国的教育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教育实践、中国教育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新气象,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科学话语体系,不断增强中国教育科学在国际上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教育保证和智力支持。特别是要立足在中国教育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上,深入理解中国国情特征,提炼出契合中国教育特征的概念、框架、理论,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国教育发展实践,形成既能被世界认同的学术标准和影响力,又能契合中国性质和特色的教育话语体系。

       坚持中国教育开放包容

       教育开放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自信的基本面向,我们要以宽广的胸怀、平等包容互鉴的态度对待不同国家的教育,通过交流沟通、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水平,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事实上,中华文明本身就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与文化自信。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预言道:“西方观察者不应低估这样一种可能性: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更灵活、也更激烈的火力与自身保守的、稳定的传统文化融为一炉。”“如果中国能够在社会和经济的战略选择方面开辟出一条新路,那么它也会证明自己有能力给全世界提供中国和世界都需要的礼物。这个礼物应该是现代西方的活力和传统中国的稳定二者恰当的结合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日益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自信的坚实理论基石。坚持中国特色,同时不排斥和拒绝世界先进制度建设,在融入世界中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性,在坚持中国特色中体现世界的多样性,有助于不断坚定教育开放自信。在教育开放过程中,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我为主、兼容并蓄,双向交流、合作共赢。以2016年为例,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其中来自韩国、美国、泰国、印度、俄罗斯等5国留学生超过14万人,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积极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当前,中国教育正在以更加开放主动的姿态稳步走向世界舞台、正在以更加创新的模式拓展合作之路。

       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今天,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东方大国朝气蓬勃、气象万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自信就是坚持把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机统一起来,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习惯的教育开放体系;就是坚持把继承历史传统与顺应时代潮流有机统一起来,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自信以鲜活的时代内容。在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西化,也不能僵化。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