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荣注意到,决定提出要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这将促进学校对专业设置进行改革,并根据社会对不同工种、职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此外,决定还强调对初、中、高级的技术工人加强统筹、进行分类推进培养。
“这样的要求很及时也很细致。”莫荣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初级工人人均拥有1.4个就业机会,而高级技师则有2.6个就业机会。
不唯学历凭能力:探索教育改革的突破
高职毕业生持续发展后劲足,就业3年后月收入翻了一番以上,58%的人获得职位晋升,自主创业比例高于本科和研究生……说起这些,葛道凯的脸上写满欣慰。
“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创新模式,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口皆碑。多年听不到高职是本科的压缩饼干,中职是闲散青年的说法了。”葛道凯说。
但是,据记者调查,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阻碍依然不少。一些地方高职院校的生均经费远低于本科生,一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历史欠账”很多,还有一些院校由于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职能分散,教育资源难以实质性融合。此外,受“劳力者地位不高”的传统观念影响,很多院校在招生时依然要“三喊五请”。
广东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邓庆宁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市场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首次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不仅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拓宽了未来的改革空间。
在他看来,决定给出了一系列让市场发力的突破性措施。比如,鼓励优质学校通过兼并、托管、合作办学等形式,整合办学资源;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等等。
“职业教育是教育领域与经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教育要突破,职业教育或许是突破口。”葛道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