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有关人士提醒大学生在外打工要防骗
母亲得了癌症,缺钱的蔡某竟然想出了通过开办非法职介机构骗取中介费的方式来敛财,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上当受骗的大学生达478名之多,涉案金额4万多元。武进检察院近日对蔡某和吴某提起了公诉。
交了100元钱,中介人去楼空
从今年7月初开始,武进鸣凰派出所陆续接到大学生报警,说被一家名叫“大学生实践中心”的中介给骗了。大学生小姚和几个同学商量,要利用暑假找一份家教工作来赚取学费,正好看到在校园里张贴的招收兼职的广告,就决定过去看看。大学生小赵则是被同学小陈软磨硬泡拉去的,小陈告诉小赵,每人交纳100元中介费就可以帮他们联系工作。
根据小姚同学的描述,当时他走进该中介的时候,感觉还蛮正规的,房间里挤满了人,很多大学生都在那里登记挑选工作。看到这么多人在登记,小姚和小赵毫不犹豫地交了100元中介费,就回学校等着中介给介绍工作了。隔了几天不见动静,小姚接到几个同学的电话,说那家中介已经人去楼空了,才得知自己上当受骗了。
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家名叫“大学生实践中心”的中介根本没有办理相关证照,属于彻头彻尾的黑中介。通过大量走访,警方终于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迫于压力,犯罪嫌疑人蔡某和吴某主动投案。
母亲得癌症萌生骗钱之念
蔡某是福建人,和女友吴某是在江阴一保健所上班的时候认识的。2008年3月,他们来到常州武进,开了一家职业中介公司。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蔡某的中介整个2009年上半年几乎没做到什么生意,蔡某的母亲又在今年初查出了癌症,在上海医院动了手术后住院治疗,每天的治疗费和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让蔡某觉得生活越发艰难。于是,他就萌生出换个地方另开中介、收够了中介费就人间蒸发的想法。
5月,蔡某在常州武进区鸣凰镇大学城附近重新租用了两间房屋,签订了两个月的租房合同,又在街上花35元找人私刻了一个“常州市大学生实践中心”公章,重新开了一家黑中介。由于想骗到钱就立即蒸发,蔡某和房东签订的租房合同上用的全都是假名字和假身份证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