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网吧何时是个头”
“以前在班上排十来名,现在掉到40多名了。”盐山县第四中学初二学生王硕(化名)的妈妈说起去年王硕沉迷于网吧的事,情绪激动,“平时在县城上学住亲戚家,放伏假(暑假)回来老也不着家,我骑自行车跑遍了周围的网吧。”
对于不住校的农村孩子来说,放学进网吧上网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说是去同学家写作业了,可是回来还要写半天作业,零花钱也比以前要得多了。开始还以为孩子用功学习,后来听邻居家大孩子说他最近老去网吧玩游戏。”盐山县望树镇初一学生宋亮(化名)的妈妈告诉记者,为了偷偷上网,宋亮还不时地假装生病不去上学。无奈之下,她只好吓唬儿子:“我在镇上所有的网吧里都放了你的照片,只要网管看见你,就会给我打电话。”宋亮害怕了,才从此断了偷偷上网的念头。“以前玩卡丁车,同学都玩不过我,级别挺高的,老长时间没上网了,以前的游戏账号都上不去了。”宋亮颇怀遗憾地说。
为了制止孩子去网吧,李斌(化名)的妈妈曾经举报过一家黑网吧,“关闭了一阵后又营业了,孩子们照样都上那儿去。听说网吧跟镇政府的人有关系,黑网吧何时是个头啊?”家长们对黑网吧既怨愤不止又无计可施。
政府管理部门应切实负起监管责任
《2008—2009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农村网民的构成主体是学生,所占的比例高达38.8%。《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有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行为的,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而对于农村无证经营的网吧来说,这个规定竟成了“一纸空文”。一家黑网吧老板说,为了开网吧,在银行贷的款还没还清,“不让小孩子上网,我怎么还贷款?”当笔者问到屋里空间拥挤、无门窗、缺乏消防设备,一旦出现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该怎么办时,网吧老板竟若无其事地回答说:“一般情况下没事。”
盐山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队长李金东坦言,在农村确实存在很多黑网吧,可文化部门的管理范围仅限于合法经营的网吧,对于黑网吧,只能发挥协调作用。稽查大队通常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只能向工商管理部门反映。
盐山县工商局申诉举报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工商部门在接到群众举报后,已经没收了不少电脑。群众发现农村有黑网吧从事违法经营,可以直接拨打12315进行举报,指挥中心会通知乡镇工商所联合公安执法部门进行查证和取缔。
盐山县第一中学教师辛莘认为,保护孩子需要家长、学校和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很多学生家长发现孩子‘泡’网吧后普遍的做法就是打骂,举报意识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发现有的黑网吧老板跟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有关系的,更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在孩子的思维里并不清晰,用武力掌控世界的暴力、杀戮游戏很容易让他们在现实世界里走入歧途。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还青少年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盐山县第二中学教师徐明说。(通讯员 刘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