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谨防上当受骗 晨报公布八大高考招生陷阱
来源:鲁中网-鲁中晨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7-05
        晨报记者 张敏 文学彩 通讯员 张倩
      “认识学校招生人员,交费即保过。”“我是省招考院的,能帮你提档录取,但得给一点‘提档费’。”……日前,本报接到不少考生家长咨询,在近日开始的2010年山东高考录取中,这类“交费就保过”的招生电话不知能不能相信。淄博市招办工作人员提醒,考生及家长应对网上录取程序、网上处理招生计划调整的工作过程有所了解,慎重对待“交费就保过”的说法,以免被骗。
        同时,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转发、总结并公布了八大招生陷阱,提醒广大考生避免上当受骗。
        冒充高校人员。自称为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招生人员,并携带某高校招生宣传资料,诱骗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取得信任后,强调录取难度,暗示可以帮忙,索取好处费。
        以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其实,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谎称“内部指标”诱骗。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
        混淆教育形式行骗。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考生往往入学后才发现就读的并非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收取考生“专业选择费”。按照有关规定,目前高校采用分数段录取的方式,在遵照考生专业志愿的前提下,按考生分数由高到低依次录取,不允许任何高校收取正常费用以外的任何费用。“无论分数高低,都可自主招生录取”。招考部门要求,自主招生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学校组织的测试,二是经学校测试合格后还须参加高考,且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重点分数线。
        号称“自主招生”“定向招生”诈骗。误导家长,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钱即可搞定。吹嘘自己可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收取所谓“定向费”。
        伪 造 录取通知书。录取通知书必须盖有所在省、市、自治区的招生主管部门公章,并且录取查询系统也将显示录取去向,另外考生也可与相关招生院校确认录取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