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90后男孩砍死情敌 专家:青少年心理教育待加强
来源:新华网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1-08-10

       青少年心理教育待加强

  安徽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开玉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青少年犯罪现象必须得到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案件中,小俊为“情”杀人,从法律角度来讲理应受到法律惩罚,但也折射出了当代教育的弊端。

 “我国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比较落后。”王开玉告诉记者,“政府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将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放在与文化教育同等地位。”

  他认为,政府应尽早建立起缓解社会矛盾的机制。“青少年处于青春期,性格敏感、冲动,需要有人进行情绪缓解疏导。目前在西方国家,这种机制比较健全,心理咨询室、倾诉电话等都普遍得到民众的接受,而在我国却还十分欠缺。如果小俊在碰到感情问题时,能及时得到倾诉、沟通,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

  法制理念要深入人心

  在接触了众多的90后犯罪案件后,安徽事茂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明红认为,90后通常娇生惯养,物质丰盛,但家庭教育相对单薄。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少了对青少年心理的干预,心理素养仍需提高。

  他表示,目前,我国的法制教育有待加强,青少年对法律的认识并不全面深刻。“很多的普法通过书本,有时候孩子们很难理解,如果让司法工作者更多地进入学校,进入课堂,开设生动有趣的普法课,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青少年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制理念将取得更好的成效。”同时,他呼吁相关部门应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互动的机制,让这些“迷途”少年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从年从事基层司法工作的杏林司法所所长陶建军认为,90后青少年的家庭缺乏关爱,同时他们的法制理念相对薄弱。

 “当法制理念深入人心后,青少年在实施犯罪时,他会考虑很多,这就是先懊悔再行动;如果他们法制理念单薄,在实施犯罪时,他们就会先行动再后悔,而此时已为时已晚。”(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马文秀 成天宜 相岚 潘丽芳 何芳芳)

[1] | [2] | [3] | [4] | [5] 共 5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