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身份骗取家长信任
经被害人报案,2011年6月25日李安豪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同年7月29日,被兰山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李安豪归案后交代,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自己以帮助办理大学入学、找工作为由,先后骗取刘某、赵某等9人的现金100余万元。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查实8起,涉案金额52万元。
“我深信李老师能办成,就是办不成,他也会把钱退回来。”一名被骗的考生家长刘某直到案发还蒙在鼓里,总感觉李安豪是正式的人民教师,又是熟人介绍,不会欺骗自己。
“我是老师,他们都很信任我。”李安豪在审查起诉阶段交代,拥有人民教师的身份是李安豪施诈骗财屡次成功的重要原因,他在“收钱”的同时屡作承诺:办不成,全额退款。
法院认为,李安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应予惩处。鉴于李安豪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有悔罪表现,据此对其作出从轻处罚的上述判决。
办案检察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自2011年以来,兰山区检察院已审查起诉5名高考招生诈骗的被告人。办案检察官介绍,从近年来查处的高考招生诈骗典型案件分析,高考招生诈骗的主要特征为:骗子在诈骗过程中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和上当受骗后碍于面子不愿举报的矛盾心态,通过虚构与招生部门有关系或假冒招生院校工作人员的手段,以虚假承诺做诱饵,编造各种谎言,实现诈骗钱财的目的。
案意点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责是培养人才,而李安豪却痴迷赌博,以教师的身份作为自己骗取钱财的筹码,完全不顾及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更应受到社会的谴责。同时,李安豪天天赌博,学校却没及时发现制止,也暴露出学校规范化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
随着高考的临近,类似的以“帮助学生考大学”、“学校内部名额”为诱饵的诈骗案件也日益增多。检察官建议,家长应当给孩子一个自由展示自我的空间,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应有的果实,妄图走捷径,只能给骗子提供可乘之机。(记者 余东明 王家梁 通讯员 刘芳 本文中除李安豪外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