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大学生1周花掉3千元怕家人责备 3次报假警称被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4-03-11

       家境一般

  爷爷婆婆用老本供孙子

  去年夏天,张宝到主城来读书。张宝说要学车,以后出来找工作多一门技术。婆婆马上给了张宝4000多元。

  刚交完上驾校的钱,孙子又说要买电脑,婆婆和爷爷又从老本里拿出3000多元,给孙子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继母王女士说,家里并不富裕,前几年农村拆迁,有一些拆迁款。张宝婆婆爷爷有一些社保养老金,两人每月总计1000多元。去年,婆婆因为生重病,到主城来治疗,花去了大概10万元,“老本已经用得差不多了。”

  张宝的父亲张先生45岁,在贵州打工3年多。

  张先生在工地干体力活,不加班每月只能拿到3000多元。为了多挣钱,张先生每天会比别人多干几小时,这样每月能挣4000多元。

  电话那头张先生说,不管每月收入多少,他都尽量将自己的生活成本控制在1000元左右,剩下的钱都寄回家。

  张先生规定,家里每月最多给张宝1200元,包括吃饭买衣服等各种消费。张先生很少在家,只能拜托老母亲照管张宝。

  这次听到儿子报假警,张先生很着急,希望派出所给儿子一个机会。

  来到大城市

  有了虚荣心

  所长程慧真为张宝的事操了不少心。

  昨日,张宝给民警打电话,担心自己留下案底。

  考虑到张宝还在读大学,家庭并不怎么好,如果有案底,今后影响找工作,可能会影响他一生。但是,如果没有真正认识到错误,这孩子还会继续犯错。派出所最后决定对张宝不予处罚,但要他深刻反思。

  张宝本质其实不坏,学习成绩不好的他,一直没有放弃考大学。“我们都说考不起算了,他还是在努力。”张宝的继母王女士说,最好考起了大专,毕业后可以找个比体力活好点的工作。

  民警分析,张宝到了主城后,开始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但是,他每月的生活费总是不够,吃饭、买衣服、耍游戏,同学学车他也要学。在不断膨胀和攀比心理作用下,张宝好像有些迷失自己。他一边有些自卑,一边又想改变现状。

  这3000元,刚好暂时满足了张宝的虚荣心。

  所长程慧真说,她会定期关注这个孩子,不能让他再犯这样的错误。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