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加分亟待立法规范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7-24

       【对话人】程方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前言】近期各地中、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但媒体接连曝出“辽宁河南高考体育加分造假”“哈尔滨中考加分集体造假”,而在这之前,四川、海南、湖南、浙江等多地均曾曝出造假丑闻。一波又一波的丑闻将高考加分问题再次推上了舆论风口浪尖。加分造假的现象要如何整顿?高考加分是否要保留?对此,央广网评论频道对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做了专访。

高考加分亟待立法规范


图为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方平。(央广网记者袁颖 摄)

  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记者袁颖)近期各地中、高考录取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但媒体接连曝出“辽宁河南高考体育加分造假”“哈尔滨中考加分集体造假”,而在这之前,四川、海南、湖南、浙江等多地均曾曝出造假丑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将高考加分问题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熊丙奇中高考加分及高考改革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读。以下为对话实录:

  《考试法》出台才能真正规范高考加分

  央广网评论:程教授您好!近期媒体接连曝出辽宁、河南等地高考加分造假的丑闻,那么高考加分政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各地的加分细则是如何制定的?

  程方平:过去在高考中就有很多的照顾性的录取,比如针对复原军人的优先录取等。当时学校自主选择录取,中央并没有具体和明确的规定。此外还有一些面向专家、教授子女的照顾,但这些照顾都是不明确的、小范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法治化的加强,我们逐渐形成了制度对加分加以规范。现在的加分就是一种明确的量化照顾,应该从90年代之后开始具体的。

  各地在制定加分细则方面是有不同的,因为各地的高考分数有差异。另外各个大学在每个省份的录取名额也不一样,录取名额和超过分数线的考生数不能相差太多,这样才能保证过线的学生都有大学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当地制定的加分政策。

  央广网评论:您对高考加分存废之争是什么态度?

  程方平:从很多省市的现状来看,高考加分多到20分,少到5分,我觉得这些规定都没有错。现在大家比较能接受的是少数民族、烈士子弟等特殊照顾的加分。近几年高考加分备受争议,所以有些有争议的加分项目都已经取消了。具体来说,我个人认为道德加分需慎重,比如见义勇为奖、三好学生这种,因为它会产生一些副作用。高中生在心理上、判断力上还不是很成熟,如果盲目与歹徒斗争,很可能有生命的危险。比如之前在赖宁救山火牺牲的问题上,当时教育部提出了适度宣传的原则,要注意它对未成年人的引导。而且我们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道德水平问题很难判分,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更难以把握,因为他们的道德观念正处于形成中,可塑性比较大,也很难量化。“三好学生”的加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年有老师拿三好学生的评选进行权钱交易,滋生腐败。如果三好学生真的是实至名归,加分倒无可争议。“三好学生”的评选本身也是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但现在只有十分之一的三好学生,这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大家都在纠结还要不要加分,我认为裸考是表面的公平。而公平、透明的高考加分对学生、学校都有益的,因为高考是有限的,不能全面反映学生。这些全面考察本来是可以通过高校自主招生实现的,但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央广网评论:您认为该如何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又怎么整治出现的加分造假现象?

  程方平:需要严格规范加分制度。这个规范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应该把它变成法律。考试作弊不仅在高考里出现,公务员考试、行业等级考试中都有出现。《考试法》也应该是国家大法,但是我国的考试法迟迟未出台。《考试法》尽快出台是高考改革的重要法律支持。如果法律不能出台,类似加分造假的现象还会不断出现,因为利益跟风险不成比例。我们也一直在呼吁《考试法》立法尽快提上日程。

  在现在的情况下,高考加分需要加强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做到加分信息公开,今年的高考已经有不少省市已经做到了,主要是公开加分学生的基本情况,接受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高考需保住公平的底线 教育公平仍需努力

  央广网评论:高考加分政策也涉及到高考改革的问题,您怎么看待高考改革的问题?

  程方平:高考改革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工程,我们最起码要保证公平的这个底线。在高考改革这个问题上,考试和招生要分开说。考试这部分问题不大,关键问题出在招生环节。不能因为招生方面出现的问题而否定对考试的改革。比如出台各项加分政策是为了帮助学校更好的考察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关键是这个加分能不能保证客观、公正,不掺杂权钱交易。

  我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知识考试只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实不能全面考察学生。有人建议用高考会考的成绩、学校的综合素质考察,包括学生的身体情况、社会服务状况等做参照,招生单位可以借助这些信息进行比较。也有很多中小学都在尝试做这方面的考察,但这些信息没有打通跟高校招生的联系。

  央广网评论:您刚刚提到了“公平”,老百姓不仅想要高考公平,更想要“教育公平”,对教育公平您是怎么理解的?

  程方平: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教育公平不是教育平均。公平是指给大家提供的机会均等、条件均等。公平首先应该是义务教育的公平,国家承诺给每一个孩子公平的受教育权利。但现在我们在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上面的投入相差太大。在这方面,虽然我们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政府的作为很有限,需要更大的决心和更明确的政策。

  (原标题:高考加分亟待立法规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