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蒙眼识字”是骗局 孩子教育岂可急功近利?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8-11-27
    自从3个月前的一天,50多岁的贵阳女士李萍(化名)将12岁的幼子飞飞送进高速记忆培训班进行“全脑开发”,她和女儿婷婷(化名)便开始了一场关于“蒙眼识字”究竟是不是骗局的拉锯战。(11月23日 《中国青年报》)
    近年来,市面上各种培训名目繁多,甚至一些稀奇古怪的培训班也层出不穷。一些培训机构喊着“专注孩子脑潜能开发”“激发无限脑潜能”“我要当学霸”等引人注目的口号,宣传单上也充斥着“让孩子轻松赢在起跑线上”“让每个孩子离天才更近一步”等蛊惑人心的语句,让很多家长不知不觉就上当受骗。据了解,贵阳市的某培训机构就声称只需要佩戴特制“耳机”,通过音频脑波共振,再配合引导训练,便能激活“松果体”,让孩子即使蒙着双眼也能感知到周围的物体、文字和图案,这引得不少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入其中进行“全脑开发”。
    然而,事实真的是如此“神奇”么?有专家解释,“松果体”只是人类大脑中的一种腺体,能够分泌一种名叫褪黑素的激素,使人感受昼夜交替的变化,但并不能让人蒙眼识物。在报道中,记者也发现学员在测试过程中存在透过缝隙偷看的行为,如果换一种方式展示,便不能准确说出卡片上的文字。由此看来,培训机构所宣扬的“蒙眼识字”,只不过是荒谬的骗人把戏,完全是在引导孩子作弊,蒙骗家长钱财。难怪其合同条款中会有专门规定:家长不得带孩子外出表演,也不得四处炫耀蒙眼看物、脑感应、高速记忆等能力。
    既然这样,为何“蒙眼识字”还会备受家长追捧呢?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孩子成长怀有不切实际的功利心态,即便是上当受骗也心甘情愿。这些培训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想走“捷径”的急切心态,以所谓的激活“松果体”为幌子,制造“蒙眼识字”等假象来蒙蔽家长,使家长失去基本的判断力,进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全脑开发、蒙眼识字备受追捧的背后,折射出的无疑是家长对孩子教育成长的误解。
    孩子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家长们莫要被“蒙眼识字”等虚假骗局蒙蔽了心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修养才是最重要的。对于家长而言,教育孩子不能靠投机取巧,即便给孩子报培训班,也要保持清醒和理性,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核实培训班的培训资质、教师素质、教学内容,一旦发现有不法分子借机敛财,要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当然,相关政府部门也需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家长们形成正确的教育方式,同时也要肩负起监管责任,对扰乱正常培训秩序、开展虚假宣传等行为,加大打击惩处力度,依法取缔违法培训机构,不断“净化”培训市场,切实保障家长和孩子的合法权益。(王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