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1月5日电,用泥巴塑成的形态逼真的小人玩偶,用稻草、木枝编制而成的恐龙,细致传神的苗家刺绣、剪纸……近日,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地处偏僻的腊尔山希望小学,记者看到的这些堪称艺术品的手工作品,全部来自当地苗乡孩子之手。
腊尔山希望小学四年级学生龙雅芙,短短几分钟时间,就用稻草编出了一只威风凛凛的“螃蟹”。除此之外,她还会用稻草编龙,编娃娃。一堂美术课,成了苗乡孩子们编织梦想的动人时光。
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腊尔山希望小学美术教研组组长龙俊甲对于给孩子们上美术课 手足无措 。他说:“原来开始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水彩、吹塑纸、油画棒价格都不低,宣纸、素描纸等一张五元、十几元,相当于学生们一天的生活费。”
2003年,位于凤凰贫困苗乡的腊尔山希望小学,成为全国首批13所“蒲公英行动”试点学校之一。从那以后,一向感觉授课吃力的美术教师龙俊甲,顿时轻松了许多。富有浓郁苗家特色的 民间 美术就像蒲公英一样,在苗家孩子们心中撒下一粒粒种子,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蒲公英行动”是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开展的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探索可在农村和民族地区实施和推广的美术教育有效模式,让更多儿童获得接受美术教育的机会,并以此传承优秀的传统美术 文化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
龙俊甲说,如今即便没有统编美术教材中的吹塑纸、泡沫板、水彩颜料等工具,美术课照样能上。在他的带领下,孩子们将泥巴、稻草、树枝、木棍、石头、废弃的树皮等这些乡里随处可见的材料带进了美术课堂,做成了一件件漂亮的苗族手工美术作品。
苗族拥有历史悠久的 民族文化 传统。龙俊甲介绍,开展民间美术教学以来,苗族银匠吴兴章、苗绣能手石玉妹、草编艺人麻老二等多位民间老艺人都被请到学校授课传艺;同时,学生们的美术课堂还延伸到了民间手工作坊,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龙俊甲说:“民间美术教育被引入湘西苗乡小学课堂以后,很多学生对民族文化产生了自豪感和认同感。这样既可以把地方美术传承下去,又可以使孩子们学到苗族的一些文化。”
6年来,腊尔山小学的学生美术作品除多次参赛获奖外,师生们的实践经验还集成为《儿童与民间美术》《儿童手工实验课程》《手工入门》等多项美术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