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家长困惑、学校无奈、综合素质评价成“鸡肋”?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1-06

       家长:规矩繁复就是素质教育?

       感慨的不仅是 高中 生家长,连小学生家长也感慨,“现在家长越来越难当啊!”一直走在素质教育改革前沿的广东省华阳小学在去年10月份,又推出了一项新的改革:学生在网上竞选大队长。在竞选页面上,每个竞选学生除了贴出自己的照片,还要加上一句竞选口号,再下面就是每个人的所得票数。

       在网上,每点击一次竞选人照片,竞选所得票数就会累计增加。这场竞赛的最后期限是10月31日。一位家长在群里向朋友们发出了援助信号,希望能为孩子争取更多的选票,那时已经离截止时间还有一个小时。然而,最后的努力没有改变最终结果,好多竞选学生的选票也在最后“冲刺”。

       孩子的失落,让家长无比揪心。广州某中学的另一位家长,也表示了同样的苦恼:“现在学校为推行素质教育,制定了不少班规,上课迟到、带篮球进教室、没有当班干部,这些都成为德育教育考试拿不到高分的原因。”

    “素质教育究竟是什么?这让我很迷惑。素质教育的内容最终就是应该让孩子们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执行这些繁复的规矩,就是素质教育了吗?”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

  学校:中、高考录取与素质评分还未对接

        广州三中校长梁国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山东的这种录取方法实属全国首例。他解释,在广东, 高考录取 还没有与综合素质评分真正地挂起钩来,只是在学生的高考成绩旁,附带综合素质测评的成绩。这种方式从2004年就开始了,当时在全国多个省、市作为试点,广东省是其中之一。

       在中国内地,初中还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人格还在成长中,德育考试及格不及格,这个成绩在广东现行的录取体系中,并不体现。

    “于私来说,高中从升学率的角度考虑,都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因为德育教育考试不合格而被退档,而综合素质考评都是本校自评,所以,几乎很少出现这样的极端情况。”梁国就说,至少广州三中这些年来还没有一个毕业生德育教育不合格。

       国家从2004年实行课程改革,高考内容统一划归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选修、必修都有学分,学校要给这些毕业生一个真实的学分。

       作为校长,梁国就也说到 综合素质 评价的难度,“评价的东西都是带有主观性的,评价得严格,或者评价得不好,都带有一些主观因素。其实最理想的做法是用语言文字描述,对学生成长进行记录。”

       学校也有学校的苦衷,梁国就说:“什么叫人民满意的教育?如果学生都考不上大学,那家长肯定不满意。那是不是考上大学,人民就满意了?其实我也搞不清。落实下来,升学率还是评价一个高中实力的最终标准。于是,大家都抢着抓升学率,最后陷入怪圈。如果我不抓升学率,而是花大量时间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后升学率上不去,学校慢慢就被边缘化了。”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