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沐浴阳光
——遂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掠影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为此,遂宁齐抓共建,同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方湛蓝的晴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行动迅速,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喜人成效,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近日,省督查组在遂宁进行深入督查时,对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个有着69万未成年人口的丘陵城市,是如何推进这一特别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的,又是怎样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取得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带着疑问,带着思索,记者走入其中,深入展开探究——
强化领导
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
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不断强化领导和工作机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的基础保障。
2004年,我市率先成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2005年建立了53个责任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责任部门指派专人负责未成年人工作。2007年,市编办在市文明办设置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科。射洪、船山等县区也分别落实了未成年人工作专、兼职人员和工作经费,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市级各责任部门在单位内部成立了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和街道社区指定了专人负责未成年人工作。2009年,我市建立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协调小组,统一组织指导全市净化工作。
2004年,市文明委与县区、部门分别签订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责任书。市委、市政府及时把此项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中心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每年,市委常委会都要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市委、市政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了年度保证目标考核,作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创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各区县和市级各部门分别将此项工作纳入单位内部的目标管理和干部职工考核主要内容。名校
同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与市文明办还经常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项督促检查,工作特别突出的,年终追加目标分0.5分,对检查不合格单位扣减目标分,并通报批评,同时取消当年创先评优资格。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有效发挥了各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三位一体”
学校、社会、家庭共建教育体系
始终坚持把良好的习惯养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培育方向,紧扣青少年心理特点,创新工作模式,狠抓立体式教育体系建设,有效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作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综合效应的价值核心。名校
全市各类学校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市、区县教育局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动态,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传统、诚信礼仪等素质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积极探索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内容,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大胆创新、挖潜拓展,通过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地实施教育,使德育课成为中小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其他各部门也联动起来,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陶冶未成年人情操,丰富他们的生活。通过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了未成年人爱国爱民和独立自强的精神。名校
另一方面,引导家长发挥示范作用,抓好家庭教育。各区县成立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各社区都兴办了文明市民学校,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针对家庭品德教育、素质教育、儿童早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特殊人群家庭教育等问题重点开设了讲座和培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和成才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实现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提高。目前,全市共建有家长学校1500多所,家庭教育辅导站点400多个。同时抓好了家长培训活动和家庭环境建设。
疏堵结合
净化未成年人身边环境
为防止网吧接纳未成年人,全市定期召开网吧经营业主管理工作会,研究文化市场、特别是网吧管理和繁荣问题。严格要求网吧做到设施规范、经营规范、服务规范,坚决取缔无证经营的黑网吧,严禁网吧接纳未成年人。2007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开通了“12318”举报电话联网系统,广泛发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监管,聘请家长、老师和热心教育的社会各界人士、“五老”人员作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实行群防群治。
随着电脑进入家庭的普及,为了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我市还专门成立协调小组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互联网相关服务企业严格按照手机媒体服务管理条例,采取行业交叉的办法,定期检查托管主机和虚拟空间服务单位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情况,检查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发现、停止传输、留存记录等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市公安局加大了对淫秽网络手机和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及网络淫秽色情表演等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市加强了对手机视频和新闻信息的管理,严防有害信息通过手机传播,推广绿色过滤软件,向网吧、学校、家庭等网络用户提供免费下载服务,辅导家长安装过滤软件,拦截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大力推行网络游戏防沉迷,加大对网络游戏的审查力度,未设置防沉迷系统的网络游戏一律不得运行。同时,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网管办、市外宣办结合业务工作,在全市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使全市网络环境得到了有效净化。名校
全市广电系统还大力开展绿色频道频率创建活动,大力净化荧屏声频,严格控制播出渲染暴力、凶杀、恐怖、黑帮、卖淫、吸毒、赌博等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内容,凡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广告一律不得在广播、电视上播出。
对校园周边场所我市严格执行审查制度,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开办电子游艺室、歌舞厅等娱乐场所,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200米以内开办网吧和设立彩票投注站点,禁止在中小学校周围600米以内设立彩票专营场所。每半年开展一次执法检查行动,对校园周边环境和出版物市场进行全面检查。
在对一些不利于未成年人精神文明建设的因素进行“堵”的同时,我市积极丰富未成年人校外生活。我市充分发挥校外活动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各类爱教基地和校外活动场所不断完善各项设施,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努力为未成年人校外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市青少年宫、市烈士陵园、市博物馆以及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举办的各类主题展览活动均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图书馆设置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书籍专柜,投入书籍2000余册,开设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书刊展阅。对全市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进行了统一规划,并对校外活动场所不断升级改造,以满足未成年人的需要,并进一步加快公益性上网场所的建设。
特事特办
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帮扶
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流浪儿童以及单亲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关爱帮扶工作,将关爱帮扶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不断强化农村及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教育管理,不断拓宽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形式和内容,是遂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创新之举。
各级各部门广泛组织开展了关爱未成年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学生行动,组织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关心关爱优困生,为未成年人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进城务工子女入学的各项规定要求,采取多种途径,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条件好的学校捐款、捐物,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农民工子女,并切实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目前我市数万名农民工子女在市、县城区的学校与城市学生一样享受优质教育。市教育局会同司法局、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落实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重点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培养和辅导,提高广大农民工子女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名校
全市组织实施“心海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程,确定遂宁高升街等8所中小学、幼儿园为全市首批“心海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实验学校。同时,积极探索乡村少年宫建设新路子,今后全市乡村学校也将进一步推进少年宫建设,让农村孩子课外有一份更广阔的天空。
(记者 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