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回归教育公益 才是真正的资助贫困生
来源:华商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0-09-27
教育部、财政部近日共同发布《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意见称,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9月26日中新网)
我们有许多救济体系,比如“希望工程”,比如低保制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又一个新的资助制度被提出来了——— 资助贫困高中生,惠及面达到20%。对此,我们没有理由不鼓掌叫好,至少这能够解决部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但是,笔者产生了两个疑问:其一,1500元每年的平均标准对于解决上学难问题,会有多大的解决效力?也可能,对于部分乡村学校的高中生来说,会有些许帮助作用,但对于城市里那些靠收择校费、赞助费营生的学校来说呢?其二,有特权在,就不要天真地幻想不会出现不公平现象。
以上担心都只是表面现象。其实,问题的关键只有一个:如果教育能彻底实现公益化,教育投资能达到4%这个指标了,教育就会变成一项全民福利,上面的择校费、赞助费或是特权现象,就都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规避掉。
教育的最大问题不在于救济,而在于实现公益,在于防止进一步的市场化、产业化,或说赢利化。如果追求盈利的方向不发生改变,后果只有一个:人人都是教育面前的贫困生。教育的问题是不可能通过1500元的资助费就彻底解决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大教育投入,建设一个全公益性质的免费教育体系,像中山市石排镇,像陕西吴起县。
李连杰说,慈善需要激情,公益需要理性。对于教育来说,也要有更大的理性,就是“还原教育原来的公益性质”。 王传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