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准大学生“五大件”买不买? 合理规划实用为本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记者 孙明鑫 实习生 王秒 编辑:newsadd1 时间:2007-08-15
【背景数据】 电子产品降价幅度大

  调查显示,目前准大学生入校前的在电子产品上的花销基本能达到5000元-8000元,分别是手机1500元、数码听200元、笔记本电脑3000—6000元。跟去年相比,总额下降了2000—4000元。

  物价涨声不断,7月CPI同比上涨5.6%,创下10年新高,但涨价的不是所有商品,电子产品今年的降价幅度明显超过往年,而这也让刚刚考上大学的新生们“胃口”大开,买了手机、数码听、笔记本电脑还不够,有的还要数码相机、录音笔。

  看起来每样都不贵,可这些消费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长们该怎样决策呢?

  “三大件”变“五大件”

  每年暑期开学前十天是准大学生消费的高峰期,8月14日,记者在沈阳三好街发现,在电子产品降价的情况下,准大学生入校前的消费需求开始增多,已从原来的“三大件”变成“五大件”,在原来手机、数码听、笔记本电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数码相机、录音笔,有的还要买掌上游艺机。在三好街,一位爱国者品牌促销员介绍,MP3、MP4等数码听销售近期特别好,前来咨询、购买的顾客一批又一批,其中多数是准大学生。

  买与不买 左右为难

  记者在三好街随机采访了10位学生家长,其中仅有三位给孩子买了一件或两件电子商品,其他均满足了学生的多种需求,买了三件以上。

  面对孩子的要求,一些家长十分担忧:“孩子说上学用,对学习有帮助,可就怕买了以后,孩子不好好学习,上课听歌,下课上网聊天。可要是不买吧,人家都有,还真到用的时候孩子着急。”也有的家长表示,看起来东西不太贵,可如果孩子要啥买啥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还真得算计算计。

  合理规划 实用为本

  “一些家长,尤其是工薪阶层的家长,盲目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要啥买啥,这不是在尽责。”工商银行小西理财中心理财经理王健认为,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消费面临上涨的趋势,家长为学生消费更应该理性。

  ■备足孩子生活费。据国家公布的数据预测,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上涨15%—20%,原来在沈阳的学生每个月500元生活费足够了,现在基本超过600元,一年增加支出千元以上,工薪阶层应该对此有充分的预期,做好孩子消费的整体规划,准备出足够的资金。

  ■培养孩子安排合理消费。可以将打算给孩子买笔记本、数码相机的钱均摊到每个月的生活费用里,让自己规划消费理财方案,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合理支配资金的良好习惯。

  ■根据需求和实用程度决定是否购买。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考察,问问现在的大学生,学校的上网条件,相关专业对电脑等的需求程度,对孩子的需求按实用性做个排序,再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决定买还是不买这几大件。

                                                                                                                             原载《沈阳日报》转自新华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