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后发现,没等孩子毕业就操心起她们婚姻大事的家
长还真不少。他们有的到处托人打听,有的拿着孩子的照片出面去相亲,还有的干脆跑到婚介中心去给孩子注册。在婚介所里,尤以在校高学历女大学生居多。
婚介所里,很多在校女生
13日,记者走访了省城几家婚介公司。园缘婚介所火经理称,他接手3个月来,已替30多位在校大学生登记过,80%是家长代替来登记,孩子由父母陪同前来登记的占同龄征婚人群的1/3。新天地婚介所高先生也表示,来他们这儿登记的在校大学生多数有父母陪同。
新闻电波婚介所所长刘秀英说,从前年到现在,家长替孩子登记注册的人数已近两千,多集中在21—29岁的在校大学生,其中女性以高学历者居多,男女比例约1:3。通常,女方家长希望找家庭、个人条件都不错的男孩;男方家长则更看重外貌、学历是否与男孩相配。
太原晋机婚介公司工作人员贾英说,在该公司注册的在校大学本科生、硕士生都有。最近,他们就成功地为一名在校女研究生找到了“钻石王老五”。虽然在校学生的注册比例不多,且多数是女性,但实际的成功率并不低。
找个好归宿,衣食可无忧
在另一家婚介所里,记者碰巧见到了一对母女。母亲王女士说:“现在社会竞争太厉害,孩子毕业了也不好找工作,所以一直在上学提高学历。”她说,孩子今年29岁,在某大学读博。因为一心上学,女儿对婚姻了解甚少,这么做是替她着想,希望能给她找个好归宿。
同母亲一起来的学生小周,自打进了婚介所的门就没说过话。工作人员问她什么,都是母亲王女士代答。当记者问她对母亲的做法有何感想时,小周说:“我从小到大,啥都听我妈安排,我妈说让我干啥我就干啥。”“我们同事的女儿上大学时交了个男朋友,男方家一穷二白,可家长拗不过孩子。如今结婚了,可两个人因为生计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正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省城双西四社区张女士说,她打算等到女儿大四时,给她张罗个好点的对象。
相亲不浪漫,但很实际
说起相亲,青年路三社区的小丽很无奈。她说,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着婚姻质量,比如家庭背景或学历等。“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会有这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思想?”一位23岁的在校本科生李某说,她打算毕业后先找一份工作,然后再考虑个人问题。不过,她也承认,如果婚姻中有一方条件好一点,婚后生活质量自然会好很多。
一婚介公司工作人员称,曾遇到过一些目的明确的女孩,只从实际出发谈条件,不管男方是否结过婚,是否有孩子,只要家里有钱、有高档房子、高档车就行。
正在读研究生的张芳认为,相亲是一种无奈之选,不浪漫却很实际。她曾在大学时谈过一次恋爱,最终因男方父母不满意自己而结束。“现在还是实际一点好,这样对大家都好。”她说。
专家建议正确对待婚姻
对于这种现象,刘秀英说,“我本人并不赞成这些学生和家长的做法。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意见擅自做主,会引起孩子对未来婚姻的反感。而学生还没有走向社会,对婚姻了解还很片面。盲目地选择金钱、地位,不会有好结果。家长、学生应该慎重考虑再做决定。”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谭克俭副所长认为,在校大学生已到了结婚年龄,但可能因学业、工作压力大,他们不愿过多地考虑婚姻大事。而家长们则希望孩子能早点成家立业、生活得以稳定的心理也能理解,但婚姻并非儿戏。“希望家长和学生都能够正确、认真地对待婚姻问题。”他说。
原载《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