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名为“乾元国学讲堂”的“天价国学班”,只是每个月第三个周六、周日上课,一年才上24天课,而收费则高达2.8万元,折合每天约1166.66元,加上一些人来上课花费的交通费用,可谓耗资惊人。然而,对这样的收费,竟然还有学员(私营老板)不觉得贵。如果真的是如此一心向学,那可真是国之大幸,对建设“学习型社会”实乃天大的福音。
我注意到招生简章上说招生对象为“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处级以上干部;其他国学爱好者。”从第一期30名学员的实际情况来看,七成为企业中高层。虽然报道中没说,但就冲着这2.8万元高价学费来说,有没有个人掏腰包的普通阶层的“国学爱好者”的一席之地,估计够呛。无论是企业中高层还是处级以上干部,学费恐怕会由单位报销,倘若是私营企业还说得过去,如果是国有企业或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那又该作何解释呢?
按常理来讲,若是真正向学求学之人,不见得定要参加诸如此类的“天价国学班”才能学到知识。现在出版繁荣,与“乾元国学讲堂”所开设课程相对应的专业或通俗读物多的是,若拿出2.8万元学费中的2000元资料费买些图书来读,完全可以与这个国学班课堂上所学内容媲美,那样岂不更为省钱省事。从学习规律来看,一个月才学一个周末两天时间,能有多大收获,能否产生实际效果,真的令人怀疑。
那么,明摆着属于花架子、徒有虚名的“天价国学班”,为什么还会有人趋之若鹜呢?报道中提到的一些学员冠冕堂皇的话我们也不好判定为言不由衷,其内心到底怎么想别人无从知晓,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一些现象的分析推断。人们会注意到招生简章中第七项是“证书颁发”,说是“学时届满,颁发武汉大学结业证书”。应该说,武汉大学作为一所名牌大学,其证书还是蛮有吸引力的。加上此前社会上已经对某些高等院校频频开办以官员和企业家为主的高价收费短期培训班或研究生班颇多微词,因此武大的“天价国学班”就不免引人联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往变相卖文凭、卖证书、卖学校名气和真的假文凭泛滥方面去想。
24天课收费2.8万元,一个班30人共计84万元;每三个月招收一期,一年就是4期,总共可收获336万元。如今不是说很多大学债台高筑吗?多办些这样的“天价××班”,不就把债务还清了吗?既然如此,则何乐而不为呢?可算过了这些账,人们免不了会想到另一个相关问题:这些赚来的钱会流向哪里呢?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