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至8日,是湖北经济学院的迎新时间,许多老师隐约感觉到:今年女生似乎比往年更多了。
这一印象得到该校招办主任张江红的证实,他统计的数字是:在今年的新生中,女生占比达到64%。
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录取前预期的55%。在新生报到前两天,学校紧急调整宿舍分配方案,一万余名“老生”集体搬家,才化解了女生占比超过预期的住宿问题。
该校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的多学科院校,2002年3月由原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武汉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合校次年招生时,女生占据半边天。”学工处王立俊说,当年,女生占比就达到了51.34%,随后几年,女生占比持续增长:2004年52.93%,2005年55.86%,去年达到59.67%,接近60%。“上学期一结束,我们做了个宿舍调整方案,当时录取还没开始,只能预计今年女生的比例,当初综合了很多因素,估计女生占比在55%左右,谁知道居然突破了60%。”王立俊说。
该院会计系今年招收了338名新生,男生仅84名。一男性辅导员说,自己简直像生活在“女儿国”。
想当年,男生找个舞伴都难
湖北经济学院女生比例上升的情况,并非特例。
通常,文科专业或文科类院校中,女生人数就占有一定优势,目前这种状况正进一步强化。如湖北大学的女生比例,在前年就突破学生总数的一半,今年录取的新生中,女生占到54.9%。
前几年,在师范类高校,女生一直是强势群体。华中师范大学在2004年招生时,发现女生占比突破了60%。今年,免费师范生政策吸引了部分男生报读,尽管如此,今年录取新生中,女生依然占到了62%。
综合性大学女生占比也在增多。武汉大学每年录取新生中女生占比,从前年的34.4%,增加到今年的40%。
在理工科院校,女生比例也较以往上升了。华中科技大学一名退休教师回忆,2000年合校之前的华中理工大学,再往前是华中工学院,那时堪称男生的天下,全校仅一栋女生楼,许多班级开展活动,都是以球类为主,啦啦队中出现几个女生,都算稀奇事,甚至出现到外校请女生当啦啦队成员的趣闻。
该校因绿树成荫,被誉为森林大学,不过,当年流传的一句经典“名言”是:男生像树一样多,女生像路灯一样少。
1985年考入该校机械系的王先生笑着说,那时有人做过统计,学校男女生比例为7:1,女生少了,就不好开展文娱活动,尤其是办舞会时大家很难找到舞伴,如果有哪个男生带个女舞伴去跳舞,会让大家津津乐道好几天。
然而,这一切已经成为了“历史”。合校后的次年,该校女生占比就达到了28.4%,此后,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27%左右。
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1990年,湖北省普通高校女生占比为27.06%,随后,逐年增长,2003年首次突破40%大关,为41.69%,去年,这一数字达到44.37%。从全国来看,在1999年扩招前,我国的大学生中女生较少,只占20%左右,目前已超过40%。
专家列举数条原因女大学生为何增多
省统计局人口与社会科技统计处负责人王吉平认为,目前,高校里女生占比提高,但总体上仍然是男生比女生多,这与湖北省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的统计特征是大体吻合的。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陶梅生教授表示,恢复高考后,高校里从最开始的男生为主,到文科中女生增多,再发展到现在理、工科女生也增多,是社会进步、教育公平的表现,它说明女性享有充分的受教育的权利。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任何一个家庭都愿意为孩子的教育进行投资。“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时,女儿也是家中的顶梁柱。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学习,也不单是男孩的专利了。
陶梅生教授将女生增多,戏称为“女性解放后带来新的生产力”,新时代的女性,对知识的渴求欲望更强,在读书过程中更善于克服困难。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范先佐教授则认为,事实上,在当今社会竞争过程中,女性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读完高中,很多男孩子可以走上社会谋生,而女性相对较难,这迫使她们更用功,考上大学的愿望更强烈,就会更用功。现代女孩独立自主的意识强烈,她们很明白社会生存的法则,学有所成,才会增加自身的含金量,才会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陶梅生教授还从女性生理特质上,分析了女大学生增多的原因。现代家庭教育伴随着时代而产生的变化,使女孩在心智上的成熟不但比男生更早,也比过去要来得更早。女性25岁之前,生理发育成熟,智力也达到颠峰,这使她们在高考冲刺中,更容易跑在前面;女生在英语方面的天赋,可以让她们有相对多的时间,去学习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在高考中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女生增多带来新问题
专家普遍认为,女生增多,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是大好事。然而,面对高校里的“女生潮”,高校还有许多条件不适应。
华中科技大学一名教师说,目前,很多高校的硬件设施,是按照上世纪80年代的男女比例建设的,从学生宿舍到娱乐设施,大多以适应男生要求为主,如学校里的活动场所只有适合男生的球场等,适合女生活动的场所少得可怜,“大学里的女生不是去图书馆,就是去逛街,没什么娱乐可言。”
部分高校也坦言,学校一下多了这么多女生,后勤难以跟上。如女生宿舍,目前不少高校的老校区还是沿用集体卫生间和集体浴室的宿舍,女生日常使用非常不便。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别敦荣认为,不论是在精英教育阶段,还是大众教育阶段,我国高校中男女的比例还没有和西方一些国家一样,出现大比例失调现象。高校女生比例上升,对大学生间智力与情感的互补与激励、活跃校园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将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陶梅生教授认为,目前高校男女生比例总体平衡,但在某些专业上,存在失衡现象,尤其是外语、中文等专业中,男生凤毛麟角,班上许多活动都以女性为主,这必然导致男生被边缘化,这应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女孩子遵纪守法、学习刻苦,这更有利于学校管理。”范先佐教授说,“但女孩子增多,带来的安全问题、心理辅导问题、教学改革问题、就业问题等,也亟待解决。”
武汉市社科院研究员刘崇顺认为,女大学生增多,将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尽管女生的创造能力,丝毫不亚于男生,但目前社会上部分单位性别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一方面要靠企业自律,以更宽广地胸怀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同时,还需要健全社会制度,比如对接纳女大学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从税收等政策方面给予优惠,鼓励用人单位多接纳女大学生,以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