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借鉴“美国偶像”中国文坛选秀、郭敬明担任“主持”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广州日报 编辑:newsadd 时间:2008-06-27

郭敬明是本次大赛的执行评委之一

    昨天(6月26日,下同),长江文艺出版社等单位发起第一届“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阵容强大的“作家团”力撑本次大赛,包括总顾问王蒙,评审刘震云、张抗抗、曹文轩、周国平、海岩、王海鸰等。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著名评论家白烨、“80后”作家郭敬明担任执行评委。但众作家达成一致意见:保证避免产生第二个“郭敬明”。

  借鉴“美国偶像”模式运作 历时一年多调动读者参与

    启动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借此说,“现代文学馆正门把手上巴金先生的手模让每位触摸到的人,都像是被巴金先生引领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希望在这里召开的大赛,可以领更多的文学新秀进入文学殿堂,为中国文学创作贡献新生力量;也希望更多文学新秀经过今天在座名家评委的专业指点,成为文学浩瀚星空里闪亮的一颗。”

    此次大赛以“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刊”《最小说》为平台,聘请当代文坛德高望重、以培养新人为己任、热衷于提携新人的前辈作家、评论家担任评委,在全国范围内发掘有潜力的文学新星,为更多青少年文学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平台和全面展示的机会,繁荣中国文学创作。

    有意思的是,“THE NEXT”大赛还将采用全新运作模式,借鉴“美国偶像”等电视选秀类节目,时间跨度从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结束。所有参赛作者将经历全国海选——36强——24强——12强——8强——6强——4强——评委公认奖——冠军赛(1+3)的逐级淘汰赛制。2008年11月之前将从全国参赛选手中决出36强,之后每月逐级淘汰。比赛接受读者的网络投票、信件投票,所有投票每月累加,最终由评委、读者共同投票,民意选出下一个“文学之新”。

    传统征文大赛一般采用经过专家、权威层层过滤以后公布冠军的做法,这样的作者与读者仅有“一面之缘”,没有经过读者的培养,也无法确定市场的认可度。主办方介绍,“THE NEXT”打破传统,结合当前国内的原创文学大赛的现状,采取无门槛参赛,《最小说》杂志将全面呈现大赛过程,所有进入36强的参赛作者的参选文章、作者资料将完全公布,最大限度调动读者的参与性,加强作者作品的目标读者的培养。

    主办方表示,“THE NEXT”将注重选手的个性化发挥,强调对选手的培养和全方面发挥。在命题方面,海选阶段为无命题自由发挥,36强后由评委挑选自己的作品,以作品名称或主题命题,针对众多选手中可能出现的“下一个王蒙、张抗抗、刘震云、郭敬明……”进行评审。在选手淘汰、晋级的赛程中,评委进行专业点评和指导直至大赛结束。

  郭敬明:文学并没在青少年中消失

    “新概念”原创征文大赛曾产生一等奖得主韩寒、郭敬明、张悦然,他们已成为影响一代青少年读者的“80后”作家。从该大赛中脱颖而出并一举成名的郭敬明正是本次大赛的执行评委之一。针对近7年以来,国内陆续兴起的各类原创文学大赛,均未能够挖掘出有同等影响力作者的问题,郭敬明认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现在原创文学大赛的模式和选择标准都渐渐不再适应当下的学生的阅读。因为大家对文学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虽然主办方是在昨天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大赛的正式启动,但于5月15日上市的《最小说》杂志中已有大赛的详细介绍,并夹付报名表。郭敬明说:“我们已经陆陆续续收到了大量的来稿,打电话询问的人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这是一件好事情,证明喜欢文学的年轻人比以前还要多,并没有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消失或者断层。”

    比赛自今年5月持续到明年7月,历时一年多的赛程,竞争势必残酷,但主办方也开出了诱人“战利品”。冠军选手除了得到王蒙等著名作家亲自颁发的10万元现金稿酬预付,还将获得世界最大图书出版商之一企鹅出版社英文版版权的全球代理以及到剑桥大学等全球著名高等学府参观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如果冠军选手是国内在读生,主办方还会提供其完成现阶段学业的费用等共计12项丰厚大奖。(记者 谢绮珊)

海选郭敬明 像选李宇春一样!

 

郭敬明

    据成都商报报道 一个少年经过全国海选,经过严格的评委评审,依靠粉丝的网络、信件投票,从选出的36强中过关斩将,最后幸运成为冠军……这不是李宇春的故事吗?不是!这是即将举行的一个全国文学大赛,中国作家首富郭敬明将“美国偶像”等电视选秀节目移植到青春文学上,欲通过选秀的方式推出“文学之新”。活动由王蒙任总顾问,张抗抗、刘震云、海岩、王海鸰等国内知名作家担任评审。昨日,这项名为“THE NEXT-文学之新”全国新人选拔赛启动,郭敬明和王蒙等人在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为这项活动造势。郭敬明似乎也想通过活动找一个能和他抗衡的畅销书作家,“每一年的畅销书的总冠军都是我。”

    赛制 从全国海选出文学冠军

    国内近年推出过很多原创文学大赛,并有各种影响不同的文学奖,但这项由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郭敬明的《最小说》杂志等单位发起的活动显然是要制造“偶像作家”。

    按照规则,借鉴了“美国偶像”等电视选秀类节目的“THE NEXT”赛制长达14个月,参赛作者将经历全国海选—36强—24强—12强—8强—6强 —4强—评委公认奖—冠军赛的逐级淘汰赛制,其中今年11月之前将从全国参赛选手中决出36强,之后每月逐级淘汰。主办方表示,活动将注重选手的个性化发挥,在命题方面,海选阶段为无命题自由发挥,36强后由评委挑选自己的作品,以作品名称或主题命题,比如刘震云可以以《我叫刘跃进》让选手作文。比赛接受读者的网络投票、信件投票,所有投票每月累加,最终由评委、读者共同投票,民意选出下一个“文学之新”。

    据悉,冠军作者将获得预付稿酬共计10万元,为了鼓励在校生参加,主办方还表示,会为在读生提供其完成现阶段学业的费用等共计12项大奖。

    争议一 海选的冠军最好卖?

    中国现代文学馆有着国内最大和最权威的作家手稿库,曾举办过巴金、冰心、老舍等17位文学大家的作品及生涯展览,将活动启动仪式放在这里显然别有深意。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就表示,“现代文学馆正门把手上巴金先生的手模让每位触摸到的人,都像是被巴金先生引领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希望在这里召开的大赛,可以领更多的文学新秀进入文学殿堂。”

    对于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推文学新人,黎波说,“‘THE NEXT’打破了传统征文大赛中,经过专家、权威层层过滤以后公布冠军的做法。以前作者与读者仅有‘一面之缘’,没有经过读者的培养,也无法确定市场的认可度。‘THE NEXT’采取无门槛参赛,《最小说》杂志将全面呈现大赛过程,所有进入36强的参赛作者的参选文章、作者资料将完全公布,最大限度调动读者的参与性,加强作者作品目标读者的培养。”据悉,目前主办方计划是每两年举行一次,“会不断完善赛制,也会借用多种媒体。”

    争议二 评委都喊看不下去,怎么选?

    王蒙、张抗抗、刘震云、曹文轩、周国平、海岩、王海鸰……昨天在现场有太多的文坛名人,80后已不再青涩,郭敬明借助其掌握的资源已经能够影响很多成名比他更早的作家。曾任文化部部长的作家王蒙昨天说:“我很希望有机会接触新人、年轻人,二十几岁、十几岁的人的作品和心灵。因为我也是十几岁开始写作的,这样做可以延缓我的衰老化、僵尸化、陈腐化的过程。”

    作家周国平在现场实话实说:“担任评审我很光荣,也很惶惑,我自认为我是不够格的。《最小说》我以前没看过。最近我看了看,发现自己看不大懂,不是特别能读下去,描写的青少年的情感纠葛我也不熟悉。”海岩也坦言自己很少看年轻人写的作品。对于今后担任评委时怎么解决“看不下去”的问题,周国平说:“我没什么好办法,我会硬着头皮看,看不下去的作品我就弃权。”张颐武则表示,他们会进行综合平衡,“上世纪40年代有个评选,张爱玲得了13名,她一直耿耿于怀,认为自己应该得第一名,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得第一名的水墨先生谁还记得呢?大家也不要把评审结果看得太重。”

    争议三 选作家怎能如此娱乐化?

    来了这么多的名人,但昨日的主角还是郭敬明,活动依托的平台就是他的《最小说》杂志,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郭敬明显得很自信,他表示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后的十年时间里就出了他和韩寒,之后再也没有有影响力的偶像作家,“每一年的畅销书的总冠军都是我。”郭敬明称举办这次大赛的目的就是推举一个像他那样的新人,产生一个让人嫉妒的作家,“而这位新人要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郭敬明称比赛中进入12强的选手还将通过电视让大家有更深入了解,有公众质疑这次大赛太娱乐化了,和海选“快男”、“超女”没什么区别。郭敬明称这次大赛的终极目标并不是给人带来娱乐,而是推出一个有影响力的新人。

    从《萌芽》杂志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成名的郭敬明举办“THE NEXT”似乎也是想叫板已经举行10年以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萌芽》主编赵长天昨日表示,并不担心郭敬明的活动会影响新概念作文大赛,“他们的活动偏娱乐一些,而我们还是以文学为重,大家并不一样,不会产生直接冲突。”(记者 蒋庆 张世豪)

@NextPage@

郭敬明再次抄袭 办作文比赛向超级女声学习

郭敬明

    据都市快报报道 【关注理由】昨天,一个叫“THENEXT”的征文大赛昨天在北京启动,表面看,似乎是郭敬明喜爱文字,想让更多年轻人冒出来。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诸多利益驱动下的一场比赛秀。那么作文大赛怎么变成圈钱利器的呢?

    《萌芽》杂志创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举办了十年,第11届即将于今年7月举行。中国作家协会等举办的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已经成功举行了两届,第三届今年下半年鸣锣开赛。另外还有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江苏教育出版社和语文报社举行的作文大赛……昨天,一个由郭敬明担任执行评委的“THENEXT”(下一个)文学新人大赛也在北京启动。

    按郭敬明的官方说法,举行这个大赛,只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多文学的舞台,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冒出来。他否认是用这个大赛来挑战自己的娘家《萌芽》杂志社。但更多人认为,这是郭敬明在向娘家叫板,目的就是为了瓜分作文大赛带来的巨大利益。

    为什么近年来会有这么多的作文大赛频频推出,仿佛“超女”比赛一般?因为成功举办过十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已经是一个商业上非常成功的例子。作文大赛赚钱的机器早已开动,郭敬明只是想分一杯羹。不过,他显得比较有创意,因为他在已经成功的作文大赛模式里,又引入了同样成功的超女模式。

    成功范本:新概念作文大赛

    【噱头:高考】新概念作文大赛由《萌芽》杂志上世纪末开始举办,因为最初几届的一等奖获得者部分可保送到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取得了轰动效应。大赛捧红了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批80后领军人物。《萌芽》发行量突破了40万册。对一本纯文学杂志而言,这个发行量简直是天文数字。

    【重点:版税】每年发行超过30万册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已经让《萌芽》杂志赚了不少版税,从2001年起,又连续多年推出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特色作文选等丛书。仅《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每年的发行就超过30万册。各种版税收入,让《萌芽》赚得盆满钵满。

    【后继:服务】在庆春路购书中心,工作人员说,这类图书中学生特别爱看爱买,家长也很支持,一到节假日,陈列这类书的书架旁总是站满了学生。

    昨天,《萌芽》杂志社主编赵长天透露——9月份起推出《萌芽新概念》下半月刊,重点找出新概念作文和高考作文之间的联系,对高考作文加强指导,可以猜想,这本刊物的销量也会非常可观。

    最新样本:“THE NEXT”(下一个)

    郭敬明显然深知新概念大赛的圈钱过程,另外引入了“超女”模式,所以“THE NEXT”就有了以下的步骤。

    【领头人】郭敬明(靠新概念作文大赛起家,《萌芽》杂志社是他的娘家)

    【主办单位】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最小说》杂志社、企鹅出版社、新浪网读书频道、起点中文网(请注意,这些主办单位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评委】王蒙、张抗抗、刘震云、王海鸰、海岩等(这些名作者跟长江文艺出版社关系很好)。

    【赛制】全国海选—36强—24强—12强—8强—6强—4强—评委公认奖—冠军赛的逐级淘汰赛制(典型的“超女”模式,据说还将引入了复活赛)。

    【运作流程】杭州第一本“MOOK”《流行阅》的策划人夏烈分析说,郭敬明扛大旗的这个大赛,绝不是像《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竞争那么简单。这是全商业化运作。几家主办单位是最擅长推广和营销的,仅长江文艺出版社就曾把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姜戎的《狼图腾》卖到了100万册。它们捧红几个新人,不难。人红了,再拿他们赚钱,滚雪球一样,这利润是越滚越大的。

    的确,长江文艺出版社昨天就表示,最后选出的冠军,他们将为其出书,企鹅出版社将负责其小说的英文版版权的全球代理。而征文中的优秀稿件,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杂志上也会陆续刊发,大有再从新人中挖掘出新韩寒新郭敬明之势。(又是超级女声的典型运作,捧人—人红—出书—赚钱……)(记者 黄莺)

   选手反响:浙江学生特别喜欢参加作文大赛

    尽管主办方是为利益,但对中学生们来说。这么多的大赛,的确给他们提供了机会。杭高的一位老师说,像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样的比赛,不用老师发动,学生都会自发参与。而这次“THENEXT”文学新人赛在《最小说》5月号上已经登出了征稿启事。一个多月以来,收到纸稿9445封,网络投稿20375封,其中浙江省的来稿特别多,在全国排名第二。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办方、《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也说,浙江的来稿量在全国至少排进前五名,获奖的也大量是浙江学生。

    评论:大胆的抄袭

    自从爆出郭敬明抄袭的事后,郭敬明写的书,我是一个字也吃不消看了。但是郭敬明这回做的事,我倒是很感兴趣。一个没有写作道德感的人,同时可以是一个极有经济头脑的人,且不论“THENEXT”最后的商业收入究竟如何,能把作文比赛当做超女赛事一样运作,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大胆的抄袭。

    说它是抄袭,郭敬明该不会有半点不服气——尽管比赛章程里明确强调不准抄袭和代写,但这个比赛所有的运作模式,都是那么的眼熟:让你想起《美国偶像》,想起超女好男,想起《舞动奇迹》,想起一切一切的选秀节目。不过比起抄书来,这一次的抄袭,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最寂寞的文字,居然要和最喧嚣的舞台挂起钩来,从此之后,写作不再等同于电脑前那一双啤酒瓶底般厚的眼镜,不再意味着只有最顶尖的作者才配享受鲜花和掌声,只需参加这样一个比赛,也许你挺不到最后,也许你写的不是最好的,没关系,你将获得大量曝光的机会,你将如演艺界人士一般,获得一夜成名的机会。也许郭敬明真正应该强调的是“想抄就抄,只要抄得有创意”。

    也许有人担心,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是真正文学意义上的东西。那又有什么关系?或许郭敬明办这样一个赛事,初衷不过是为赚钱;或者来参加的人,本意不过为出名。但无可否认的一点是,如果这个赛事真的有影响力,那么所有热爱写作的青少年,将会比以前更响亮地说:“想写就写,只要写得漂亮”。

    天地良心,这世道,没有比让少男少女觉得时尚觉得酷更有驱动力了。而任何一样东西,想让它有生命力,必须让它博得青少年的欢心。(评论员 钱卓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