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探营高考录取现场
高考录取现场
生活日报7月14日讯(记者 尹玉涛 实习生 徐培枝)高考录取现场是啥模样?高考录取怎样进行?……带着一系列令人关注的问题,今天上午,记者在省招考院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走进山东财政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对设在这里的山东省2008年高考录取现场进行了采访。
录取通知书有“特殊防伪附件”
今天虽然是招生媒体开放日,虽然有省招考院的工作人员带队,但上午记者一走进山东财政学院国际交流中心,还是感觉到一股戒备森严的气息。其间,每一层楼的每个入口均有多名警卫人员站岗值班,没有专门证件或专人带领一律不得进入。
上午9:30,记者首先被领到2楼一个专门的大厅内,只见这里有十几位正在忙碌着进行录取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有的在核对考生信息,有的在复印印有考生照片的《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有的正在把录取通知书往信封里装,装好后将寄往相关学校。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是录取服务现场,为防止假通知书泛滥现象的发生,今年我省专门增加了《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由高校随录取通知书一并寄送考生本人,考生可据此辨别通知书的真伪。按照我省今年的录取程序,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省招考院将打印录取名单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加盖录取专用章后于本批次录取结束后3天之内寄给招生院校。之后,由招生院校根据经省招考院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单,填写考生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公章后连同《录取考生信息确认表》直接寄给被录取考生。
每个录检员人手必备“三大件”
上午9:45,记者又被领到录取现场3楼的一个大厅内,这个大厅就是录取大厅,本科一批一志愿的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与录取服务现场相比,这里的工作场面更为壮观,只见40多名录检员正在紧张地进行录检工作,他们不停地打电话与高校联系,身旁的传真机在不断地传发录取材料,身前的电脑里学校回档情况、录取资料也在随时增加、变化。
据省招考院的工作人员介绍,录取大厅内文理录检组有16个、艺体录检组有16个,一共有40多名录检员。每个录检员都有必备的“三大件”———电脑、传真机、电话机,他们就是靠这些“武器”参加今年的“录取大战”的。
据介绍,录检员负责与院校的信息交互、录取联络工作,及时反映录取中出现的问题,监督、检查招生学校执行政策情况;及时督促学校按时提交录取数据;每一志愿投出后,及时提醒院校下载数据;严格审核学校提交的录取结果,对退档名单及退档理由留有详细记录和材料;加强录取结果的检查复议工作,与院校有较大分歧时,以录取检查复议书的形式解决;监督院校及时将退档考生名单及原因(含学校信访纪检电话)加盖公章后以传真方式报省教育考试院。
按照要求,录检员必须严格保密制度,有关信息未经批准不得向外部私自提供,录检员口令、密码、招生院校的电话及联系方式必须注意保密,不得外传。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