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辖两区四县,69个乡镇,1688个行政村,总人口153万人,其中,农村居住人口85.8万人,占56.1%。近年来,我们集中精力狠抓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实现了每个乡镇拥有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初中,每个中心村拥有一所高标准寄宿制小学的目标。
以满足农民教育需求为宗旨,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朔州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但农村学校在设施设备、师资质量、办学水平等方面与城镇学校差距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尽快摆脱这种局面,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我们从2005年开始,响亮地提出要抓好高标准寄宿制学校建设,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优化义务教育总体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治本之策,从三个方面入手,全力实施。
一是加强领导,高强度推进。在领导体制上,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和县区长为组长的农村寄宿制 学校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市委书记、市长亲自上手抓推进,每年召开一次有县区委书记和县区长参加的推进会议,每半年由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一次督促检查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良好局面,保证了领导、措施、资金、监管四到位。
二是统筹安排,高起点规划。结合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撤乡并镇、移民并村以及全市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把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力求满足当前需要,兼顾长远发展。到2010年,每个乡镇新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小学1—2所。农村中心小学一般要求达到6个班以上,在校生200人以上。原则上不再保留单人校和复式小学。初中在县城周边实行集中办学,基本满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和农村学生的入学需求。在建设方式上,坚持分步推进、积极稳妥、先建设后撤并的原则,保证建成一所,完善一所,巩固一所,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满意。
三是严格要求,高标准建设。制订了《朔州市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标准》,要求新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必须达到建设规模和配套设施、工程建筑质量、教学配套设备“三个高标准”。
以增加经费投入为重点,全面落实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义务和责任
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投入,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 需要 。
第一,大规模投资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2005至2007三年间,全市共投资4.8亿元新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100多所,撤并农村9人以下单人校316所,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由1776所减少到769所。五年来,全市新建、改建高标准寄宿制学校232所,总投资达到8.2亿元。
第二,高投入支持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想方设法增加教师编制,近三年面向社会招聘1200余名公办教师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精减临时代课教师近3000名,农村教师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认真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和山区教师岗位津贴,教师工资全部兑现。部分县区还将山区寄宿制学校教师津贴提高到300—500元,吸引优秀教师到山区任教。
第三,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所有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将“两免一补”生活补助实行农村寄宿学生全覆盖,资金缺口由市、县分担。
第四,积极推行农村寄宿制学校营养餐工程。每个农村寄宿学生每人每天至少免费供应一杯牛奶或一颗鸡蛋,列入财政预算。
第五,大力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校车工程。2007年,市里拿出508万元为农村寄宿制小学配备依维柯专用校车30部。
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农村教育质量水平低下的根本途径。
一是贯彻教育方针,推行素质教育。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全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课程,配置学科对口的专任教师,努力为广大学生营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生活环境,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增强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是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将年龄偏大的教师安排到农村寄宿制学校的保安人员、生活教师、伙食管理人员等后勤工作岗位,提前离岗或离开教学一线,腾出岗位补充新鲜血液。鼓励农村教师进行在职函授、外出进修,实现学历和学识双提高。农村全面推行新建寄宿制学校校长公开招聘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为重点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引入以岗定薪、择优竞聘的激励机制,使农村寄宿制学校专任教师整体水平比过去有了显著提升。
三是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开展学校各项工作。校长由主要抓事务变为主要抓教学;要求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各项工作必须服务于教学,不能本末倒置;加强对寄宿制学校教学工作的督导评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四是始终坚持亲爱关怀,搞好生活管理。我们把营造家庭氛围,体现人文关怀,实行科学管理始终贯穿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各学校制定了教师巡查制度,教师24小时值班制度等20余项制度,而且生活教师与学生必须同吃、同住,每周定时安排学生洗澡,定时清洗衣服、被褥,实行保姆式服务。建立了严格的安全责任制,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工作制度,健全了学生健康档案,建设了学校医疗室。
朔州决心在三年内使全市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实现飞跃性发展,使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达到或基本达到城镇学校的中等发展水平,让更多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