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内蒙古达拉特旗“一校一品”以建特色校求均衡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编辑:xu 时间:2009-11-09

“一校一品”彰显优势消除冷热 差异

内蒙古达拉特旗以建 特色 校求均衡    

  本报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是有着35万人口的达拉特旗。新建不久的达旗七小确定了“以美育人”的特色主题,学校的各功能教室都根据学科特点来装修、设计,展现了艺术的美。教室外的墙面上还摆放有罗盘模型、小兵马俑等,让孩子对古今中外的美有直观的认识;走廊地面上画了跳棋盘,在墙边做了小书架,校长丁颖说:“这些都是为了让每个墙面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能读书。”这是达拉特旗“小学建设特色工程”的一个缩影,力求让每个学校都形成特色和优势,逐渐消除择校现象,促进教育均衡。

  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的达拉特旗辖8个苏木镇,有21所完全小学(其中农村13所),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2002年以来,被称为“羊煤土气”的羊毛、煤矿、天然气逐步发掘,鄂尔多斯经济实力突飞猛进,达拉特旗也进入了西部地区百强县。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农村进城人口增多,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愿望更加迫切,择校现象日渐突出,学校间的冷热差异也越来越大。如办学50多年、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达旗实验小学,片外择校生占到了2800多名学生的60%,班容量也很大,平均每班达67人。

  在大规模新建校和总量扩充尚需时日的情况下,为改变教育资源冷热不均的现象,达旗教育局提出了从软件上提升的方法,聘请了北京光明小学原校长刘永胜为达旗 教育 顾问,启动了“达拉特旗小学学校特色建设促进工程”,并先在旗政府所在地树林召镇的8所小学进行试点,定位于“一校一品”,让每所小学都形成自身优势。

  在特色工程的促进下,许多原本已有深厚文化积累的小学更明确了办学特色。达旗第二小学依据自身传统,确立了“书香校园”特色。校园围墙内贴的是《上下五千年》、《少儿百科全书》等10本书的简介,校长刘金梅说,这些书是由老师们精选出来的,希望学生能在小学6年内读完。该校图书室里,写着“书本是甜的”几个大字。教学楼里,每一层都有学生自己搜集、制作的主题墙,每月更换一次。“动物世界”主题墙上,是学生摘抄的动物习性介绍。学生们轮流制作每班的班墙, 积极性 很高。学校会进行班墙评比,评比结果年底计入教师考核。

  达旗实验小学则确定“大语文观”的特色思路,从小学语文入手进行整体改革,和生活中的语文联系在一起。去年该校举办体育节时,实验小学针对不同年级分别组织了不同的活动。五六年级到响沙湾,爬沙丘、接力赛、沙漠寻宝等。孩子们都特别兴奋,在回来写的作文中,有的写沙尘暴表明环境问题很严重,有的写大自然那么神奇,沙子还会唱歌。教导主任王力说:“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丰富了,语文水平也有所提高。”

  达旗三小确定的是“读书明理”的办学特色,这里80%的学生来自农村,该校希望学生从读书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达旗五小以“我是生活的小主人”为特色,号召学生们担当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小主人……

  达拉特旗教育局局长张平说,达旗还实行“1+2”的发展模式,以镇内8所小学为试点,与农村小学结对子,同时带动幼儿园和促进中学特色发展,让家长们在选择学校时,能看到每所学校的长处,缓解择校现象。

  目前,全旗22所小学的特色建设彰显雏形。2.1万多名小学生大多都能看到和认同每所学校的长处和特色,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来选择,而不是单纯依据升学率的高低论学校。如过去择校现象比较严重的达旗实验小学,今秋一年级新生中的择校生已降为24%左右,班容量也有所降低。通过小学特色工程建设,全旗1300名小学教师也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得到了专业提升,过去教师们在调整、调动中的“教师择校热”现象也得到了降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