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校在继续发扬主干学科的优势之余,对一些艺术和实践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福建教育学院教师培训管理处处长林蔼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12月27日讯(本网记者 叶琦)为期七天的福建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昨日落下帷幕,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分别决出各学科的第一名。这33位分别代表着福建省中小学不同学科最高教学水平的“高手”,昨日又会聚一堂,在福建教育学院进行最后一轮跨学科的PK,最终胜出的三位选手获得特等奖,而幼儿园组的最高分即为特等奖获得者(获奖名单见附录)。
从最终的获奖名单来看,厦门市独占鳌头,揽得15个学科的第一名;福州有五个学科获得第一名(不包括幼儿园组);有的设区市却一个第一名都没有拿到,这是否反映出各设区市的教学水平发展不均衡?为此,海都教育新闻中心记者专访了福建教育学院教师培训管理处处长林蔼。
不以第一名论成败
海都教育新闻中心:此次厦门市拿到15个学科的第一名,而三明市却一个未得,但总成绩排名第三,这是否代表各设区市的教学水平有较大差距?
林蔼:虽然三明市没有拿到各学科的第一名,但并不代表三明市的教学水平不如其他设区市;而有的设区市虽然有学科第一名,但也不能以此说明整体的教学质量。从成绩排名前60%的参赛选手总分统计来看,三明市排在全省第三名,仅次于福州和厦门;如果按全部参赛选手成绩统计,三明市为全省第五名。所以,考量一个设区市的教学质量要看总体的参赛选手水平,而不能仅仅以第一名来论成败。
海都教育新闻中心:不少设区市对参赛做了充分的准备,例如厦门市还组织老师进行了专门的集训,大赛的竞争是否相当激烈?
林蔼:确实如此,据后期的成绩统计,各学科前三名的差距不是半分、一分之差,而是要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例如:小学组的竞赛中,各学科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最小差距为0.5分;初中组政治学科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为0.13分;而高中组物理学科的第一、第二名差距仅为0.06分,厦门集美中学以这个微弱的优势战胜了永定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