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求发展 打造品牌学校
——记追求卓越与发展的彰武县第二初级中学
彰武二中学创建于1968年,是县教育局直属的一所规模最大、拥有学生人数最多的初级中学。学校育人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成果显著。曾先后获得“中国基础教育网络实验学校”、“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被市政府命名为模范学校、“育才杯”示范学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平安文明学校;被市教委评为德育教育示范校、艺术教育示范校、电化教育示范校、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学校、继续教育先进单位、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规范化考点先进单位、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工作先进集体、家长学校示范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被县政府授予先进集体、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光荣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
作风扎实的领导集体
“校长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校长侯丽华曾经多次获得省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今年“三八”妇女节又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十大女杰”和“劳动模范”称号。为了实现“打造品牌学校”的奋斗目标,学校领导班子在经过多渠道、多方式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后,制订出了一系列治理学校、发展学校的长远规划,包括办学条件的改善,队伍建设的加强,内部管理的规范,办学效益的提高等,以此指导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2008年,学校组建了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能准确把握发展形势、积极顺应发展要求的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成员,他们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具有办好二中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深入一线调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难题,与教职工同呼吸、共命运、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二中历届班子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做到了既分工、又合作,很好地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在校长侯丽华的带领下,二中领导集体全面落实“实施精细管理,建设一流团队”的工作思路,全心全意抓质量,同心同德谋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品牌不断攀升。
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二中教师队伍良好形象,是让家长信任、让社会满意、使学校发展的关键。彰武二中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学校工作重点。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充分利用政治学习和校本教研时间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重要文件,并要求教师做好笔记,组织教师解答有关试题。
为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学校坚持以“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引发思考、引领行为”为原则,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培训活动,以此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改进教育方法。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教师《岗位练兵》、《新理念教案展评》、《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展评》等活动,并在开学典礼上隆重表彰活动中的优胜者。他们有效利用继续教育网、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的资源,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历进修和技能竞赛,派出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观摩、研讨和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经验在全校进行汇报。
在重视培养的同时,学校特别注重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安排省市级骨干教师“示范课”、县级骨干教师“展示课”活动,既充分展示了各级骨干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动成果,又积极推动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优秀教师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只有发展教师,才能发展教学、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因此,彰武二中不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培养名师。他们通过学习培训、跟踪指导、实践锻炼、总结经验等形式强师精业,提升教师品位。彰武二中现有教职工112人,专任教师81人,全部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中高级教师78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市级骨干教师17 人,县级骨干教师34人,省市县级优秀教师19人,优秀科研教师75人,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二中教师获国家省市级优秀论文143篇,县以上优秀课64节。全校教师100%取得计算机省二级合格证书。2006年,卜凡敏,李淑环两位老师在“辽宁省第十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农远组“三种模式”应用课评选中荣获一二等奖。2007年,李淑环老师在阜新市“四个一”竞赛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思品教师苏晓宏做了“民族常识知识”市级优质示范课,班主任陈艳老师所做的“梦里依稀慈母泪”为我县心理健康课做了很好的示范,得到各位领导教师的充分肯定。二中语文、化学、数学、物理等教研组被市教育学院评为“优秀教研组”。11月,在阜新市中小学教师万人百例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中,二中11名教师全部通过彰武县复赛,所授课被评为县级优质课,其中有6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分别取得阜新市第3名、第11名及教师获优秀奖。2008年,教师孟岚主持的主题班团会“拥抱亲情,感恩父母”受到了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王宁、刘金岩、张丽红、王亮等4名教师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高文平获得“阜新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邰淑霞获得“阜新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安琪等4位老师获得“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08年,李淑环、孟兰、卜凡敏、武景海、王金辉5名教师参加县三新课堂教学竞赛获优胜奖,李淑环、孟兰两名教师代表我县语、数两科参加市级竞赛再获市第二名和优胜奖。2009年,陈艳、卜凡敏参加县教学标兵竞赛获得优胜奖,其中陈艳老师又参加了市级决赛再获优秀奖,同时,陈艳老师所做的《梦里依稀慈母泪》被评为国家级优质课。4月,二中数学组、物理组、语文组被市教育学院评为“优秀教研组”。同年,数学教研组再获“市青年文明号”称号。语文组再获市优秀教研组。侯丽华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韩桂华、陈玉茹分获得市县级“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王晶晶老师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音乐教师王丹参加全国农民歌手民族唱法大赛获国家级三等奖,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再次被市教育学院评为“优秀教研组”。
现代化的校园建设
只有办学条件达到现代化才会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二中在原有现代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高标准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报告厅、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基础上,又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支持,按照省一类标准,新添置了实验室实验器材的配备、大量体音美教学器材,添加了30台液晶显示屏电脑,增建了10个多媒体教室,并为各个办公室安装了多媒体。还在原有校园网、宽带网的基础上改用光纤宽带网,加快上网速度,为师生查找资料、丰富知识提供了充分保障。今年暑假,彰武二中将再增加8个多媒体教室和1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丰富,保证每天开放,保证师生阅读,现借阅覆盖率达到100%。
在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二中还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注重提升文化品位,创设了优雅的育人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内花草树木无不彰显着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美好。校园的宣传板、温馨的提示牌、教学楼内的格言警句,无不营造着积极向上的氛围。学校的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健身区等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健身场所。课间十分钟,学校安排了校园广播,不仅缓解了学习的疲劳,同时也起到了怡情益智的作用。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谐的文化氛围,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为二中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严格规范的学校管理
学校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根本。彰武二中严格遵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决定,严格执行《中学管理制度》,还根据学校实情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及相应的评价奖惩制度,并发放到每位教职工手中,使教职工明确学校制度及自身职责,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学校的课程安排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制定,保证了各科的教学时间。学校根据学科及年级划分了教研组,制定了详细的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和各组的教研工作计划,定期、不定期对各组的教研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按照教学标准,定期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始终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养成教育、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学校专门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责任落实到人,按时排查安全隐患,并详细做好检查记录。学生在校期间有监控器的全方位监控,政教处制定严格细致的检查方案,把检查和班级考核、班主任考核挂钩等。根据《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常规管理制度并进行检查和评比,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学校还及时开展安全方面的专题讲座,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除此,学校还积极与家长配合,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传达教育政策,通报学生在校情况,并虚心向家长征求意见,共谋学校发展大计。同时还与社区取得联系,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模式。从2010年开始学校实现德育创新管理模式,采用“评星晋级”台激励学生,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量化考核。
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学习洋思、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彰武二中成立了校长侯丽华任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班子,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打造二中特色“阳光课堂”,形成自主高效教学模式。
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名学生,树立“关注学生发展,为学生负责及无差生”理念,立足于课堂教学改革,运用“导、学、评、练”达到学教结合,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学校校本培训时间加强教师培训,有计划的以专题讲座、观看光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培训学习或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从理论到技能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让教师尽快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能力,适应发展。树立榜样,发挥榜样与激励作用,让教师学习先进典型,形成模式。即先确定各学科研讨课和主讲教师,然后学科教师听课、评课、研讨,最后确定学科教师榜样与班级典型,不断研讨,改进完善,形成模式。
从七年级开始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案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制定了学校的教学措施。采用新技术、运用新理念、展示新方法,真正做到“堂堂力争掌握、周周反馈检测、月月温故知新”。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各个班级进行分组学习,结成一帮一学习对子,实现兵教兵,生帮生。课堂教学分课前展示、创设情境、小组探究、师生互动、强化延伸、每课一清6个环节,做到学一课会一课。
学校还统一安排每周一次学生反思课,由各班班主任组织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查找不足,及时弥补,树立榜样,不断改进,共同提高。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不预先通知,推门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把听课成绩与教师考核挂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6月2日召开了全县课改现场会,二中谢艳萍、杨淑玲、李淑环三名教师为全县教师上了观摩课,受到了与会领导、专家及听课教师的高度赞扬。
如火如荼的教育科研
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的道路。为了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学校成立了教科室,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主要抓、教科室主任具体抓的教育科研格局,确保教育科研工作领导重视、组织有力、落实到位。为发挥 “校本教研”的催化剂作用,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工作制度、计划,每周集中学习,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专题研究活动。学校组织开展的三新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教师使用多媒体汇报课活动、课件制作比赛、白板教学竞赛活动等,有效激发了教师的教研热情,提高了学校的教研水平。
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新课改实验教师创新和实干,科研成绩显著。“十五”期间,学校承担县以上实验课题7项,全部得到各级科研部门验收并获得荣誉证书。“十一五”期间承担四项省级立项课题,其中由侯校长主持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结题并获奖。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彰武二中新出版了体现学校教学特色、凝聚广大教师心血的《艺术之旅》、《信息技术》、《语法突破》、《文苑茗香》、《魅力数学》,涉及美术、微机、英语、语文、数学五个学科的校本教材,还有五个学科教材正在编写和校对之中,明年将陆续印刷成册并投入教学之中。
家喻户晓的育人成果
近年来,二中中考成绩在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2003年中考,张赫然、魏健雄摘取阜新市第一、第二名的桂冠,这两名学生在2006年高考时分别考入了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显示了二中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2004年中考,升入重点高中学生268人,公费生63人,居全县第一,其中全县前5名占3名,前20名占9名。2005年中考,公费考入重点高中学生66名,居全县第一。2006年,被彰武高中公费录取149人,陈晨同学在中考中勇夺全县第一名。2007年中考,考入彰武高中公费生人数158人,全县第一,齐婷,韩丽媛两名同学以总分713分的优异成绩并列取得全县第一名。 2008年中考,考入彰武高中公费生人数148 人,全县第一,王鑫、刘楠、苏涵张金凤四位同学勇夺全县第一、第二、第三名、第五名的优异成绩。2009年考入重点高中人数153人,升学率全县第一,巴一同学总分居全县榜首。2010年中考再创佳绩,公费升入高中161人,其中600分以上我校140人,且包揽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全县第一,物理、化学城内第一的好成绩。2011年我校中考再创辉煌:裴竟远和夏东东分别以总成绩752分和751分获得中考冠、亚军。总分过720分有22人,过700分有44人,600分以上166人。全县前10名我校有5人;杨小鹏外语120分满分。有159人公费考上重点高中。中考展示了我校教学水平与实力。
在国家级各学科竞赛中,二中捷报频传。2005年,在全国数学奥赛中,彭飞同学荣获全市第一名,在全国物理奥赛中,王洪波同学荣获全县第一名,在化学奥赛复赛中,全县进入12名,二中占11名,其中李鹏同学荣获阜新市第一名;2007年,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复赛中,二中成绩显著,王晶淼同学获国家级二等奖,史宇、陈振兴、刘楠分别获得全市第十三(全县第二)、第九(全县第一)、第十二(全县第一)的优秀成绩。在英语、物理、化学奥赛中,二中共有126名学生获得国家、省级奖,有200名学生获得奖学金。在第十七届全国“六一”国际儿童节计算机竞赛中,7人获得省一等奖,82人获得二等奖,90人获得三等奖,91人获得优秀奖,同时,彰武二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其他各类比赛中,二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全县体育比赛中,学校体育队多次夺冠。在国家级征文比赛中,学生李金会等10人获得“全国做诚信人,办诚信事”奖励。在全县中小学生写字比赛活动中,二中获得集体一等奖,2008年,七年一班全体师生参加全县中小学生写字比赛获集体一等奖,并代表我县参加市级比赛再次获奖,徐佳旭、张天晴分获个人一、二等奖,学校获得集体组织奖。多种多样的兴趣活动深深吸引着学生,为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学质量显著上升。2009年,在新一轮普九提高阶段检查验收中,二中顺利通过并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
“躬耕于教育沃土”是二中不变的信念,“培育高素质人才”是二中不懈的追求。面对新形势,二中全体师生将持之以恒、直面挑战、奋力扬帆,创造教书育人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