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老师
学生对课外书兴趣增强,但独立能力欠佳
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市下关区长平路小学三年纪的语文老师缪莉,缪莉告诉记者,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开始阅读寓言故事、格林童话以及经典文学之类的图书了。“我们班上有一个读书角,每个小朋友自己从家里拿来一两本书,与小朋友们交换着读。”缪莉告诉记者,大家已经在有意识地读课外书了。“根据各个年级小朋友的特点,可以看出来,一年级处于学拼音的阶段,大家都在学拼音识字,对于课外书的需求主要是侧重于一些图画类图书;二年级的小朋友会选择有拼音有图画的书籍,而且喜欢朗读,但是到了三年级之后,就逐渐培养默读的习惯了。三年级以后,对于课外书的需求就逐渐增加了。”
缪莉告诉记者,由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独立能力还不强,所以不会单独去读书。学校五六年级的小朋友们则经常跟朋友一起结伴相约去图书馆看书。
教育专家
10岁以下孩子有阅读需求,但多喜欢图画版
十岁以下的孩子,在具体的阅读需求中有哪些偏好呢?记者咨询了南京市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校长潘春雷。潘校长对记者说,十岁以下的孩子,兴趣点主要还集中在图文结合的领域,因为,思维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喜欢“看图说话”性质的书,而对于文字类的图书,由于还不能完全体会到文字之美,因此,文字中的意境很难吸引到小孩子。而这方面提供的书比较少,可选择性也比较少。
另一方面,潘校长表示:十岁以下的小孩在独立读书方面还不完善,他们可能静不下心来长时间地坐在图书馆里进行阅读。并且,独立去阅览、借阅图书对他们而言,不大现实,这个阶段的孩子还需要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阅读。“小学生一般在阅读的过程中扩大识字量,当遇到看不懂的字,会向身边的人求助。如果一行字有好几个不认识,自然也就没有读书的兴趣。时间长了,还会产生对读书的抵触心理。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恶劣的影响。”
“对于图像的阅读,也是阅读的一种方式,但是南京图书馆可能由于市里面的条件、发展针对性、经费等方面的原因,面向的是社会较大部分群体,所以,针对性没有那么强。”
家长
9岁小孩每个月可以看一两本书
那么,十周岁以下的小朋友读书量如何呢?记者采访到一位三年级九岁学生的家长钱女士,钱女士告诉记者,通过与其他家长的交流,发现小学老师建议的是三年级小学生每个月至少看一两本书,钱女士说:“我家小孩比较喜欢读书,每个月能看三四本。”她说,以前都是自己搜寻网上大家推荐的书目或者是老师推荐的书目,然后去给儿子选购。“有一次,给儿子买回来一本植物类的图书,小孩子爱不释手,一天一夜就看完了,然后跟我说真好看。”钱女士告诉记者,每个小朋友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但是大家的平均水平大概是每个月能看一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