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早已人尽皆知的名言,不仅是说给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长,它更是说给政府,提醒教育部门要“舍得”花钱在教育上。
虽然是山西省的省级贫困县,但从今年开始,蒲县实现了12年中小学教育全部免费,蒲县的16000名中小学生除了生活费之外,几乎可以做到上学不用花一分钱。除此外,蒲县还在今年第一次实施了“蛋奶”工程,为包括民办中小学在内的住宿学生每天提供一袋牛奶和一个鸡蛋。(12月26日中国广播网)
我们见到过太多关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如何优越、师资如何雄厚的报道,也看到过他们对于偏远地区的教育援助的事例。但是,他们的所有举动仍然只能表现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达,但是说到对于教育的普及与推广,他们只是在做重复的动作。作为一个省级贫困县,山西蒲县在今年做出了让境内中小学教育12年全免费的壮举。与此相比,“富裕地区”又有几个做到了?很多地区恐怕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虽然每年中央财政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到教育事业,但是相比我国的人口与土地面积的巨大,这些投入根本不足以迅速改变落后的现状。地方对于教育事业的改革与推动才是最直接与明显的。12年中小学教育全免费,这个贫困县所带给教育的必然是一场“让利”风暴。虽然这项政策从实施到现在还没有多久,也不能保证其是一个长远的政策。但是贫困县的这项举动本身就足以让太多的“富县”“富裕地区”颜面尽失。
虽然是周末,但这则报道在发出当天还是被100家网站转载,3万多名网友跟帖发表了评论,90%的网友都给予了正面的评价。原因在于,这项政策具有典范意义:第一,这是与“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无缝对接;其二,其本身带给贫困家庭的实惠,用报道中该县教育局长刘向平的话来说:“相当于又增加了2000元(收入)”。
最后,这项政策的推广前景很好。当中央无力做出更大的投入之时,地方对于教育的推进,主要是看舍不舍得投入。与其花大价钱建造面子工程,不如多花点钱在教育上,那时候,我们的政府不仅仅会得到“面子上”的风光,更会得到人民发自肺腑的赞叹。
一天一个孩子一个鸡蛋一包牛奶,一个孩子一天2块钱,一年在校是220天,一个孩子就是440块钱,一年下来是230万左右。“不在乎这些钱用在孩子身上”,蒲县领导的话多么温馨,又多么让人感动。盼望有更多的“富县”也能将这份感动化为动力,让教育不再穷,让孩子不再苦。
[作者:张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