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公益性幼儿园收费标准 最迟5月出炉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2-16

       “公益性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最迟5月份出台,预计今年秋季入学时将开始执行新的收费标准。”继《成都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日前在市教育局官方网站上公布后,昨日,市教育局副局长刘智慧对工作要点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刘智慧表示,将通过三年的努力全面缓解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用五年的时间普及公益性学前教育。

        关键词:学前教育 >>>>

        市级机关幼儿园

        将面向大众招生

       “首先是结合新区、新农村建设,扩大城乡公益性幼儿园的规模,加大建园力度,满足就近入园的基本需要。”据刘智慧介绍,在城市,将加强共建幼儿园配套的建设,在一定区域内的新建小区,要同步规划、建设公益性幼儿园。在农村,要加大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今年将督促、指导郊区(市)县全面完成223个农村乡镇(街道)公益性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建设任务,以乡镇带动村级幼儿园,满足农村子女学前教育需求,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

        据了解,在日前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已经明确将市级机关第一和第二、第三幼儿园成建制整体分别移交给青羊区教育局和金牛区教育局。对此,刘智慧表示,作为成都市仅有的三个市级机关幼儿园,以前是专门解决机关干部子女入园的,把幼儿园下放到属地教育部门,由教育部门进行属地化管理后,这些幼儿园将面向大众招生,机关干部将不再享受特权。

        今年每个乡镇

        至少有一所公益性幼儿园

        刘智慧说,今年将大力促进公益幼儿园的建设,凡是接受政府定价的公办或民办幼儿园都将纳入公益性幼儿园的管理范畴,幼儿园根据其运行成本提供基本合格的收费标准,再由政府和家长进行合理分摊。

        刘智慧表示,目前成都物价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已经对幼儿园的收费进行了调研,预计3、4月份会进行幼儿园收费标准价格听证,最迟5月份公益性幼儿园收费标准将出炉,预计秋季开学将开始执行新的收费标准。刘智慧表示,“按照计划,成都市今年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一所公益性幼儿园,并逐步扩大公益性幼儿园的规模,用5年时间普及公益性学前教育。5年后,公益性幼儿园的入园率将从现在的40%左右提高到80%以上。”

        刘智慧表示,到2012年底,市、区(市)县将分级完成一轮对所有幼儿园教师的免费专业培训,同时还将通过城乡幼儿园结对、幼儿教师互派交流等措施,以名园带动弱园,以城市幼儿园带动农村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全面缓解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最多用三年的时间,基本达到《关于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的目标。”

        关键词:义务教育 >>>>

        按户籍就近入学

        正制定配套文件

        户籍改革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昨日,刘智慧表示,配合全域成都的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市教育局正在制定本市居民按户籍地就近入学和居住证持有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配套文件,全面保证城乡居民能公平享受义务教育资源。

        遏制择校热

        政策上半年出台

        成都已被教育部确定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的试点地区。对于遏制择校热问题,刘智慧昨日表示,目前同一区市县域内,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办法正在制定之中,将推进教师、生均教育经费、设施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现在选择学校基本上都是选择校长和老师,办法出台后,将对遏制择校热有积极的效果。”刘智慧说,预计相关政策今年上半年就会出台。

        高中拔尖人才

        可开小灶培养

        根据工作要点,今年市教育局将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加强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建设,努力探索构建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


        据了解,四川已经纳入全国拔尖人才培养试点,成都的四中、七中、九中以及成都外国语学校成为试点学校。刘智慧表示,在高中阶段,可以探索差异化办学,探索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高中阶段允许特色化、差异化、优质化的发展,使有专长的特殊人才有相适应的教育方式。从理念上来说,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因材施教,也不排除开小灶。”据了解,目前拔尖人才的培养由教育局统筹,各个学校创造和创新培养模式,如果某些学校做得比较好,会根据试点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推广。

        小学生减负

        今年率先实现

        根据工作要点,今年工作还包括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专项监测工程,2011年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昨日,刘智慧表示,近两年来成都已经陆续出台了措施为中小学生减负,比如艺术、体育锻炼时间的规定,上学放学时间的要求等。“现在是存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很不利,因此今年会加大力度,转变学校、老师及家长的观念,实现小学生减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