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教授为何把“学霸”当成了公告天下的夸赞
来源:红网 作者:慕毅飞 编辑:江淼 时间:2011-05-24
开一辆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里有7个8,同时是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副教授尹晓冰,在全国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创新研讨会上,把大学教师分成三类: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他还给了同行如此的“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全心投入教学是一种毁灭。(5月22日《长江日报》)
这位副教授的发言,让与会者很“惊讶”,这当在情理之中;同行评价他“张狂”、“前卫”、“另类”,也算恰当;我纳闷的是,这位来自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副教授,何至于如此不识好歹,连“骂”跟“夸”也分不清楚?他以身说法,给人们提供的,是怎样的案例?
按照他的作派,再对照他的分类,他肯定自以为是高居塔顶的“学霸”了。如果说,大胆炫富还只是“张狂”,颠覆传统也只是“前卫”,而“骂”“夸”不分,则只能算是“另类”了。这位70后的副教授未必不会知道,“学霸”两字,当年是写在牌子上,挂在被批斗教授的脖子上,沉重得让人抬不起头来的。现在,他如此轻松地将这两个字写给了自己,当作了标签,似乎已经没有一丁点的沉重,反倒有一种异样的光彩了。若从知识的价值看,似乎也可以算是社会的进步;但从尹副教授所要维护的师道尊严看,以其所为,求其所欲,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于南辕北辙。因为在这为人师者的言谈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恐怕只是师道的沦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要有矫世意识。尹副教授若能早生30年,那时,单凭财富给人划分阶级,而且奉行的是越富越反动的价值观,尹副教授在那时若能有此举此言,我就会为他挑一个大拇哥:“好样的”。如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尘嚣甚上,学生误了尹副教授的课,惹得尹副教授发飙,弄不好就是为了能像尹副教授一样,早日开上宝马,早日用上号码有7个8的手机而在奔忙呢。既然你不主张教师全身心投入在教学中,可以只拿三分之一的精力来从事教学,你又怎能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听课上,怎么就不能只拿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你门课呢?你能赚了大钱,肯定是很有本事的生意人,从这一点看,你未必能算一个很好的老师。
就算是研究工商管理和旅游管理的经济学教授,也不能光拿自己赚到手的钱作为教学资本,尤其是不能以此鄙视不能像自己一样赚钱的同行。我不知道经济学教授的价值,该不该以金钱衡量;我只知道巴菲特只是股神,而不是经济学家。据说,邀请教授来讲课的时候,经济学教授往往就难侍候,难道这底气就来自于这个专业的必然有钱?如果以为开上宝马就可以称为“学霸”,为一个葬礼就能调集九辆加长林肯的大款,是不是就该是经济学的泰斗?联想到北师大的老师要求学生40岁前赚够4000万,让人不解的是,经济学总不该简单赞同于赚钱学吧。
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可以相见,他是一个驾驭课堂的高手。所以,他无法容忍学生对他讲课的不尊重。但稍作分析,就该知道,正是由于学生对于专业缺乏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敬畏,才会拿出堵车的借口,来待慢尹副教授的课,而这正是需要老师以身作则的。
老师在课堂上不妨有点“霸气”,但“学霸”则肯定是骂人的,别拿它来夸自己。
这位副教授的发言,让与会者很“惊讶”,这当在情理之中;同行评价他“张狂”、“前卫”、“另类”,也算恰当;我纳闷的是,这位来自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的副教授,何至于如此不识好歹,连“骂”跟“夸”也分不清楚?他以身说法,给人们提供的,是怎样的案例?
按照他的作派,再对照他的分类,他肯定自以为是高居塔顶的“学霸”了。如果说,大胆炫富还只是“张狂”,颠覆传统也只是“前卫”,而“骂”“夸”不分,则只能算是“另类”了。这位70后的副教授未必不会知道,“学霸”两字,当年是写在牌子上,挂在被批斗教授的脖子上,沉重得让人抬不起头来的。现在,他如此轻松地将这两个字写给了自己,当作了标签,似乎已经没有一丁点的沉重,反倒有一种异样的光彩了。若从知识的价值看,似乎也可以算是社会的进步;但从尹副教授所要维护的师道尊严看,以其所为,求其所欲,无异于缘木求鱼,甚至于南辕北辙。因为在这为人师者的言谈中,人们能感觉到的,恐怕只是师道的沦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要有矫世意识。尹副教授若能早生30年,那时,单凭财富给人划分阶级,而且奉行的是越富越反动的价值观,尹副教授在那时若能有此举此言,我就会为他挑一个大拇哥:“好样的”。如今,物欲横流,拜金主义尘嚣甚上,学生误了尹副教授的课,惹得尹副教授发飙,弄不好就是为了能像尹副教授一样,早日开上宝马,早日用上号码有7个8的手机而在奔忙呢。既然你不主张教师全身心投入在教学中,可以只拿三分之一的精力来从事教学,你又怎能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在听课上,怎么就不能只拿三分之一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你门课呢?你能赚了大钱,肯定是很有本事的生意人,从这一点看,你未必能算一个很好的老师。
就算是研究工商管理和旅游管理的经济学教授,也不能光拿自己赚到手的钱作为教学资本,尤其是不能以此鄙视不能像自己一样赚钱的同行。我不知道经济学教授的价值,该不该以金钱衡量;我只知道巴菲特只是股神,而不是经济学家。据说,邀请教授来讲课的时候,经济学教授往往就难侍候,难道这底气就来自于这个专业的必然有钱?如果以为开上宝马就可以称为“学霸”,为一个葬礼就能调集九辆加长林肯的大款,是不是就该是经济学的泰斗?联想到北师大的老师要求学生40岁前赚够4000万,让人不解的是,经济学总不该简单赞同于赚钱学吧。
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可以相见,他是一个驾驭课堂的高手。所以,他无法容忍学生对他讲课的不尊重。但稍作分析,就该知道,正是由于学生对于专业缺乏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敬畏,才会拿出堵车的借口,来待慢尹副教授的课,而这正是需要老师以身作则的。
老师在课堂上不妨有点“霸气”,但“学霸”则肯定是骂人的,别拿它来夸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