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在这个只属于小朋友的节日里,本该是他们欢天喜地玩上一天的日子,可记者连日来在成都城区部分中小学幼儿园调查发现,与儿童节一起到来的,诸如表彰、评比、竞赛、演出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忙乎中失去了过节的主动性。大多孩子因“被安排”而不开心。
□本报记者 江芸涵[现象]
儿童节=演出季+购物节
为庆祝“六一”节,成都各学校和幼儿园早早就在准备活动了,尤以演出和表彰为主。
5月31日在某小学,看着浓艳彩妆下的孩子们,记者问她们:“喜欢过‘六一’吗?”5年级女孩王书艳少年老成地回答:“每年都这样,‘六一’真累,天天排练节目。”在另一所小学,记者又问了问坐在台下观看表演的小朋友,一个小男孩说:“当观众很早就要集合,坐着还不能动。”
陈潇的妈妈昨天请了假,专门到儿子的幼儿园当志愿者,帮着老师给小朋友化妆准备节目。“现在都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家长们谁不希望孩子能多表现表现?”
忙碌的除了孩子还有商家,儿童节的气氛早早就在商场蔓延开来。5月30日,记者走进春熙路周边几大商场,随处可见“迎六一”、“庆六一”的条幅和海报,琳琅满目的童装、玩具、饰品、图书、文具应有尽有,如此精心包装下,“六一”儿童节俨然成了购物节。
在某电器商场,家长朱先生正给儿子挑选礼物。“以前儿童节,我总给儿子买书,今年他非要一个iPad,说是好多同学都有了,不能落伍。”对于儿童节的“变味”,朱先生很无奈。
[调查]
放假与否都很纠结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记者调查发现,成都城区绝大多数小学和幼儿园按照此规定进行,但是对于上初中的孩子而言,儿童节当天基本上都是照常上课,作业一样不少。
关于儿童节放假,教育部门没有硬性规定,由学校自己做主。不少中学校长坦言,出于升学压力,初中学校放假的很少,有的会组织些小范围的活动。像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初一年级今天(6月1日)将举行庆祝活动,但上午照常上课。
“‘六一’节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在多数上初中的孩子看来,不放假很不爽。但对于3年级家长飞飞妈而言,放假也不爽,“儿子要放一整天,我请不到假,在考虑咋个托管小孩。”
过节了,孩子们怎么安排?记者在成都几所小学进行随机调查发现,有家委会组织外出统一出游的,有父母请假带孩子去公园的,还有很多父母由于不能请假无法陪孩子过节的。“我爸妈上班,请不了假,把我放在外婆那里,不好耍。”不少孩子发出这样的心声。
成都盐道街小学卓锦分校的徐兵老师说:“孩子希望‘六一’当天爸爸妈妈能陪着玩,其实不一定要去欢乐谷或者公园耍,能一起和爸爸妈妈做顿午餐,一起给家里来个大扫除,孩子们都很开心。”
[观点]
节日主角理当是孩子
齐齐是实验小学5年级的学生,她妈妈建议“六一”这天上午去书店,下午去看电影。齐齐对这样的安排并不满意,她丢给妈妈一句话,“能不能让我自己安排儿童节呢?”
记者在搜狐网站的“六一”调查中看到,愿意和伙伴们一起玩的占到24%,愿意参加学校联欢会的有20%,愿意逛街、公园或书店的有17%,一个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有14%,想参观科技馆或博物馆的有8%,想看场电影或音乐会的有7%,平时太累、只想睡觉的有6%,其他选择的还有4%。如此分散的选择可以看出,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需求。
“你想怎么过节?”记者在这两天的随机调查中听到了孩子们的心声:“学校不要开大会,带我们出去玩,最好到郊区农村去,彻底放松耍。”有渴望补充科技知识的,有盼望奉献爱心的,也有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务活的,越是年龄大的孩子越不想“被安排”。
成都市教育专家李仁厚说,孩子自由快乐与否,不在于儿童节这一天的形式如何,不在于一次“见物不见人”的关心,一次“暴饮暴玩”的短暂满足。“作为老师,平时多关怀孩子,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作为父母,平时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还原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孩子度过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孩子们有许多过‘六一’的方式,他们本应是儿童节的主角。”全国十佳创新型校长林家锐认为,“我希望孩子过一个有理想的 ‘六一’节。”他说,在‘六一’节这天把自己的理想好好梳理一下,想自己的理想、写自己的理想、做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