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考阅卷人谈高考作文的限制与自由
来源: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0-22

   主题的确定应尊重自己的感受

  面对一个命题,我们首先在弄清限制的前提下,应洞开自己的灵魂之门,释放产生的各种情思,抓住其中最核心的东西作为文章的主题。当然不回避从人生的、社会的、哲学的、历史的、未来的等等方面进行思考升华。但应注意不要因为“思想健康”而刻意拔高,也不因为担心自己写得很平庸而刻意求新。“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面对“自己的晚间生活质量”这个话题,有人写索求知识的快乐,有人写发展特长的乐趣,有人写独思的妙处,有人写交友的真诚,这些是健康的不用怀疑。还有人写躲着家长看电视、上网;有人写孤独的无奈,表达了学习压力和缺乏沟通带来的种种烦恼,令人反思同情。这些情感当然也是健康的,与前面的相比,没有高下优劣之分。但你如果非要写抽烟酗酒之乐,评了低分也是咎由自取。2001年,有个考生以“诚信”编故事,说“我”娶了四个美女为妻,后来因为“我”缺乏诚信,她们都背叛了“我”,最后“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的道理。主题尚可,可材料却是调侃过分,得低分也理所当然。“立意深刻”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它不是故意跟命题人和其他考生作对而求得的,它依赖于长期的积淀和正确的思维方法。比如对“发现自己”这个话题,有人思考到了“发现自身能力并不困难,可社会环境、时代风尚往往使人身不由己,难以施展才华”的深度,这当然好。但一般人只会认识到“自身能力有很大的空间,充分挖掘展示,可以创造惊人价值”或者“看清别人容易,发现自己困难,人应当通过各种手段观照自身”。绝大多数人以此立意是完全可以的,担心撞车大可不必。

 

 

[1] | [2] | [3] 共 3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