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幼师收入低没有安全感 孩子出事均由老师担全责
来源: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1-12

  “事事罚钱,如果班里出勤率低一点,每个月花掉几百元电话费跟家长沟通,最终可能还要自己‘贴钱’。因为我们的收入直接跟这些挂钩”。冯凌觉得,虽然幼儿园的制度是为了增强老师的责任心,但是无休止地把责任推给老师,肆意罚钱,对老师不公平。

  冯凌说,实际上,有些事跟老师可能没关系。比如孩子离园,有的是因为搬到另外一城市,有的是因为全家移民了,最起码学校应该先调查清楚原因,再根据责任轻重处罚。

  少吃个荔枝 一家四口声讨老师

  冯凌说,本来当幼师的工作、生活压力就很大,如果老师还在为生计发愁,肯定会带着情绪上班,长此以往,就会有疑问:“收入不高、一天忙到晚,家长、领导有不理解,还干这个干吗?”焦虑、抑郁也都跟着来了,最终,要么老师离开,要么某一天就会爆发。谁能保证孩子不会成为发泄对象?

  “3个老师看30个孩子,本来就是个有风险的工作。”冯凌越说越激动:“这样下去,老师就会觉得,我不带她出去玩,这种风险不就没有了?我用恐吓或体罚的方式吓唬孩子,把孩子看得老老实实,不也没有擦伤、摔跤风险吗?”

  民办园老师的日子不好过,公办园老师就真那么轻松吗?自称直到离职后仍喜欢幼师这个职业的范宏说,公办园的家长们,投诉的问题都是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比如被蚊子咬,老师却不给喷药;还有一次就因为孩子少吃个荔枝,全家四口一起来找园长声讨,要求调班级。更有甚者,把老师的一点小过失放到网上,舆论的一边倒,很可能让老师今后都没法工作。

  “刚开始工作那会,我每天晚上回家就哭,有时候晚上加班写教案,经常一边打字一边泪流满面。”范宏说,她有一阵子经常失眠,家人都以为她得了抑郁症。

  每年进来的和离开的数目相当

  湖南岳阳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每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进入幼师队伍的人数,与流出的幼师人数基本相等,幼师奇缺的状况永远改变不了。”

  “写不完的教案、搞不完的活动、没完没了的检查、老公跟着受气、总被称为幼儿园阿姨、有一个幼稚无知的外在形象……”一位已经离职的幼儿园老师,甚至一口气总结出了不做幼师的28个理由。

  冯凌也笑说,在准备选这个专业时,就注定会受到职业歧视。“首先家人就不理解,农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好不容易考上大专,毕业后做个‘孩子王’,一个月三四千元,有啥前途?家里一心想让她选中文专业,做记者。但她到学校之后,还是偷偷学了学前专业。

  冯凌说,她从湖南一所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时,班里有16个人。“还没到毕业,大家就开始各做专业外的规划了,到现在就剩下三个在做幼教,其他有的考了研究生,有的做了小学老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共 8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