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解密好教师是怎么“炼”成的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11-05

        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了10年,放在上城区,是因为上城名师多。以省特级教师为例,上城区拥有的省特级教师有35名,在职的省特级教师有20名,是全省最多的。

        每年的名师名校长论坛,上城的骨干教师总能有机会,在全国各地的老师面前一显身手,上一堂公开课。从本周起,本报推出“2012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之上城名师”,感受上城名师的风采,探究一下名师的“秘籍”。

        “残酷地改变文章结局”的蒋军晶——

         在他的课堂上,孩子学会了思考

20121105092844.jpg

    “给孩子不一样的答案”

        蒋军晶,杭州市天长小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知名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曾获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一等奖第一名,浙江省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改之星。杭州市十佳教师。应邀赴台湾、北京等各30多个城市讲学。

        蒋军晶对记者自嘲,“我普通话比不过多数老师,才艺没有其他老师多,相貌也不怎么样。”但他也挺小资的,喜欢打篮球、乒乓球,看电影要赶首映式,喜欢收集艺术电影,把他的一些收藏放给学生看。

        蒋军晶最拿手的,是上课。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说:“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的课跟他的人一样,学生能找到不同的答案。”

        五年级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做《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的大致内容是:1989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夜以继日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4位小朋友。

        大部分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会真情流露,课堂上会哭成一片:这位父亲真的很伟大,大家都会被这位父亲感动。

        前半堂课,蒋军晶也是这样上课的,但后半堂课,他用解构方式,两次改变了文章结局。第一次改变,这位父亲挖了38个小时,孩子没有被救出来,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

        第二次改变,这位父亲在挖的时候,发生了大爆炸,追问学生“你是否仍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为什么?”

        蒋军晶这样上这堂课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为什么要这么上?蒋军晶说:“语文最糟糕的,是孩子只能有一种理解,很多堂课是单一的,老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让学生接受这种想法,但世界是多元的,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蒋军晶说,他两次残酷地改变了文章结局,不是简单的感悟,而是想深入语文的内核,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给予他们不同的答案。“刚开始,学生都觉得,其他父亲是‘混蛋’,但上完这堂课,他们懂得了,其他父亲只是保持了一点点理智,难道这样是错的吗?他们懂得了,每个父亲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其他父亲的内心也是痛苦的。”

        蒋军晶说,文学领域里,看上去很完美的,往往是不完美的,好的课堂,学生应该不断提出问题,这才是真实的、活的课堂。(记者 梁建伟)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