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人士走进校园,和孩子们一起举办活动。
眼下正是我市各中小学校放寒假的日子,但是大连市二十高中的校园却异常热闹。由于路途遥远,二十高中的500余名新疆学生没有回家。18日一早,为了让刚到大连仅半学期的预科班130名新疆学生尽快融入大连生活,150余名爱心人士走进校园,和孩子们一起举办活动。
每年都有新疆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18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连市二十高中时,学校礼堂里不时传出学生们欢快的笑声。活动从早上8时就开始了,要一直持续到傍晚5时,在这期间,130名新疆预科班学生要和志愿者、老师一起通过活动,度过一个快乐的周六。今年已经是二十高中开设新疆班第十二个年头了。十二年来,千余名新疆学生从学校走出,他们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迈入大学校园,走向社会。近几年,每年都有学生迈入了北大、清华这样的高等学府。
二十高中的德育主任姜子道表示,每位新疆学生到大连后,都要接受一年的预科班学习,让学生学习汉语,随后,学生才开始学习高中课程。目前,学校有500余名在读的新疆学生,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又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教学并不是难点,重要的是让他们如何适应这里的生活。”姜主任说,这次举行这样的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让他们不再觉得孤独。
教孩子们爱上蔬菜和水果
姜主任说,新疆的气候比较干燥,大连的气候又潮湿,很多学生到大连后不适应气候,全身起疹,甚至患上了甲沟炎。学校特地找到医生为孩子们做检查,发现由于新疆学生平时很少吃蔬菜、水果,容易患这类病。之后,再有孩子到学校,老师首先要教他们爱上蔬菜和水果,以适应大连的气候。冯老师是高二新疆班的班主任,对于如何让学生尽快信任她,冯老师花费了不少心思。
回一趟家路上就要半个多月
如今,学校有四五十名老师为新疆班学生上课。姜主任告诉记者,新疆很多偏远山区,一到冬天几乎是大雪封山,孩子从大连出发回家,首先要坐四天四夜的火车到乌鲁木齐,再各奔东西回家。有些学生家远,需要四五天才能到家。一来一回,路上就要用去半个多月,为了减少长途奔波,新疆学生不放寒假。暑假期间,由老师将学生亲自送到乌鲁木齐,等假期结束,再从乌鲁木齐将学生接回大连。“按照他们的风俗,不过春节,在此期间,老师们的作息也要跟着孩子走,寒假照常上课。”
姜主任说:“如果你用真心待孩子,他们会把你当成‘爸妈’。”如今,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喊“老师”,放学后却跟在老师后面喊“爸妈”。看着新疆学生能早早地适应学校的生活,也让老师们放了心。(文/记者 赵卓 周爱娜 图/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