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家长较真成都小学奥赛题 两道试题“有歧义”
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作者:王冕 蓝婧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4-17

        有家长质疑成都小学奥赛决赛部分试题有歧义;省数学学会表示将组织出题人和专家评估试题

         较真奥赛

         两道试题“有歧义”?

        两道小学奥数决赛试题,引发众多家长的关注和质疑。他们认为试题表述不清“有歧义”,网上公布的标准答案并不准确,“会误导孩子”,并因此向出题方、省数学学会反映了这一情况……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长们为何如此较真?原来与小升初有关。大多数家长真正关注的并非题目和答案,而是它对成绩和名次的影响。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小升初不准看奥赛成绩,但仍有个别学校将其作为选拔和加分依据。“不能不争呀!分数高或许就能直升一个名牌学校。”一位家长说。

        2012年成都小学奥数竞赛决赛上周落幕,但家长对它的关注却还在继续。近两天,许多家长将关注焦点集中到了试题上。他们认为,部分决赛试题表述不清,存在歧义,可能影响孩子的成绩和名次。在他们看来,这可能影响孩子的前途。在成都一知名奥数网站上,这样的讨论已多达90页。

        为何家长们对试题如此较真?原来与小升初有关。成都商报(微博)记者了解到,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小升初不准看奥赛成绩,但仍有个别学校将奥赛成绩作为选拔和加分依据。在一些家长看来,奥赛仍是孩子升学的一个重要砝码。

        省数学学会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接到了相关投诉,将会组织出题者和专家对试题和答案进行评估。

        这两道奥赛题,你能做吗?

        2012年成都小学奥赛决赛

        第8题

        哥哥对弟弟说,我在你现在这么大时,你还在读幼儿园。弟弟对哥哥说,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已经大学本科毕业了。哥哥对弟弟说:我在你现在这么大时,你的年龄正好是一个平方数。弟弟对哥哥说,我到你现在这么大时,你的年龄也是一个平方数。如果哥哥和弟弟都是6岁入学并且没有跳过级,那么他们现在的年龄之和至少是 岁。

        网上公布的标准答案是29岁:弟弟11岁,哥哥18岁。

        要得出这个标准答案,推算基础是弟弟读幼儿园时年龄在3~6岁之间,再根据“平方数”这个条件,推导出哥哥在弟弟现在这么大时,弟弟才4岁,两人之间相差7岁,哥哥现在18岁,弟弟11岁。

         家长质疑

         1岁读幼儿园的娃娃也很多

        为什么非要是3~6岁

        这道让许多成年人看到都头晕的题,引起了许多家长的不满。

       “现在1岁读幼儿园的娃娃也很多嘛,为什么非要是3~6岁!”有家长认为,题目表述不清,误导了孩子。因为“1”恰好也是个平方数,按此推算,兄弟年龄之差就为8岁,弟弟现在9岁,哥哥17岁,年龄之和应该是“26”而不是“29”。

         2012年成都小学奥赛决赛

         第11题

       (此题为解答题,需写出解题过程)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A、B两地之间不断往返行驶。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5公里、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25公里。已知两车第三次相遇的地点与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相距100公里,问A、B两地之间的距离= 公里?

        网上公布的标准答案是200公里。

        然而,许多学生得出的答案却是800/3公里。

        家长质疑

        相遇只是面对面的吗?

         乙车追上了甲车就不算“相遇”?

        一位家长表示,“200公里”是在四次相遇都是相向相遇的基础上推算出来的。但乙车速度快,在两次相向相遇后追上了甲车。如果把这次追击相遇也算作相遇,两地距离就应该是800/3公里。“相遇只是面对面的吗?追上就不是相遇了?”有家长发帖如此质问,语气很委屈。一些家长认为,“1岁读幼儿园”还有些钻牛角尖的嫌疑,但这道题“简直就是误导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很受伤”。

         家长较真:

         个别学校小升初仍看奥赛成绩

         家长担心影响成绩和名次

        对试题的质疑,不仅仅停留在家长的嘴边。

        他们给成都知名奥数教练打电话,请求他们向此次竞赛的组织方、省数学学会反映,希望这些题目可以有“双重”答案。也有家长直接向数学学会投诉。在成都一知名奥数网站上,家长们关于试题的讨论帖已多达90页。

          一次竞赛,为什么会让这么多家长较真?

        “难道不应该鼓励孩子的多角度思维吗?给出的答案难道是唯一的解答吗?这样的答案只能禁锢孩子的思维。”一位家长借对第11题的不满,“拷问”奥数。

        “拷问”的背后,其实是家长对竞赛成绩的在意。大多数家长真正关注的并不是题目和答案本身,而是它对成绩和名次的影响。“不能不争呀!奥赛分数高或许能直升一个名牌学校呢!”一位家长说。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小升初”不准看奥赛成绩,但仍有个别学校将奥赛成绩作为选拔和加分依据。今年,某学校在小升初报名时就开出了“奥赛一等奖加三分”的条件,而二、三等奖均不加分。

         省数学学会:

         目前还没开始组织阅卷

         将组织出题人和专家评估试题

         成都知名奥数教练支伟力认为,11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800/3公里。他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向出题方、省数学学会反映了这一情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收到明确回复。

       “我们已经接到了投诉。”昨日,四川省数学学会相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家长关心数学竞赛可以理解,但家长毕竟不是数学专家,他们说‘错了’并不代表就错了。”他就觉得“1岁去读幼儿园”的说法不太符合常理,“1岁上的应该是托儿所吧?”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省数学学会还没有开始组织阅卷,所以“还说不到答案这一步”。至于网上公布的标准答案是否是数学学会确定的标准答案,还不得而知。

        他说,省数学学会出题一直遵循严谨的原则,对家长反映的问题会进行研究。“我们将会把出题人和专家召集起来,对试题和答案进行评估。”

        但对于何时会有结果,该负责人未给出明确答复。成都商报记者 王冕 蓝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