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中学学生在心理咨询室画的画。该校有寄宿生自残。
撤点并校后,山丹县7个乡镇的初中生多在育才中学读书。
学校撤并后,陈户乡周坑小学闲置,村民呼吁重新利用校舍。
学校撤并后,李桥乡中心小学学生从一年级开始住校。
5月29日,杨伟荫(音)在霍城镇中心小学看学生准备六一庆典;撤点并校后母亲嫌上学路远让杨伟荫辍学。A18版-A1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李超
■ 核心提示
教育部7月23日公布《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着力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路途变远、交通隐患等问题。这让公众重新审视已实行10年的撤点并校。
甘肃山丹县撤点并校后,该县7个乡镇的初中生,大都集中到育才中学。该校去年9年投入使用,即出现学生辍学。学生反映,初三有班级辍学率达20%。学校乱收杂费、克扣挪用学生补助,致使上学负担加重,引发辍学。学生和家长告诉记者,老师曾解释因为要建设高标准学校,才收取各种费用。新建学校办学压力大,有老师体罚学生。
山丹县教体局局长唐克宽否认有学生辍学,并说,据他了解学校也不存在乱收费和克扣学生补助现象。
当全校学生在操场彩排时,杨伟荫(音)一人站在远处,问她为何不念书,女孩没说话。那是今年5月29日的一个下午,张掖山丹县霍城镇中心小学,忙于准备六一庆典。学校锣鼓喧天,操场上杨伟荫的两个妹妹在彩排,杨伟荫看着看着,忽然用手挡住眼睛,哭了。
杨伟荫的学校生活一直不顺利。
甘肃省实行撤点并校,杨伟荫所在的学校被依次关闭。
原先她在村小“杜庄小学”,之后迁往东关小学。去年秋季,她本该迁至霍城镇中心小学读五年级。但杨伟荫母亲决定,让她辍学。理由是,一来上学路远,二来读书也“混不出什么名堂”。
撤点并校在全国已实行10年。山丹县在2008年之后,大规模撤并学校,村小撤并到乡镇,乡镇初中撤并到县城。
截至去年,山丹县的中小学从2009年103所,减至28所。如今,撤并进程还在继续。
学校撤并中,出现上学难、上学贵,并引发辍学现象。记者随机调查山丹县4所中小学,均有学生辍学;其中,育才中学学生反映,有班级辍学率达20%。
辍学率20%还是0?
育才中学去年9月投入使用,学生反映有班级辍学率达20%,该县教体局局长称,辍学的没有
王晓虽然一直发现班上同学在减少,但今年春季开学,班上情景还是让他有些吃惊,原先51名同学中,有13名已不来读书。“8名同学辍学外出打工,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王晓是育才中学904班学生,正在念初三。
育才中学,是在山丹县城荒漠上,新矗立的一所现代化学校。政府投资1.1亿,学校有高标准化的实验室、全塑胶的400米跑道等现代设备。
育才中学于去年9月正式使用。
因为撤点并校,山丹县的大马营乡、霍城镇、李桥乡、位奇镇、陈户乡、老军乡、东乐镇等7个乡镇的初中生,大多集中在这所学校读书。
王晓注意到,从去年9月起,就有同学辍学。6月4日,育才中学校长梁积功告诉记者,整个学校大约有三四十人不读书了。
据记者调查,该校学生辍学数量不只这些,仅初三年级的辍学人数就在60人以上。
该校初三共有17个班,记者从学生处了解到,其中11个班有辍学现象。904班辍学人数最多,之后依次为905班辍学11人,908班9人,907为8人。
记者在初一、初二随机抽查几个班,也都有学生辍学。
育才中学的宣传资料显示,去年开学初,学校有学生2562名;第二学期,学生数为2300多名。对于减少的260余名学生,育才中学财务处负责人许多荣解释说,他们转学了。
在山丹县,南关中学、老君乡中心小学,记者也发现有学生辍学。
5月29日,霍城镇中心小学校门口,记者看见杨伟荫在玩耍,后来从她奶奶处得知,“撤点并校后,杨伟荫母亲便不让女儿读书,但杨伟荫有事没事,还会往学校跑。”
那天,记者向该校校长王小军询问辍学人数,得到答复是:“学校没人辍学”。
当地一位老师说,辍学率很敏感,学校不会对外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