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系列报道之一
□记者 王灿 谭萍 实习生 张丛博 赵龙翱 文 记者 许俊文 图
核心提示
从1996年河南省郑州市出现第一家正规意义上的午托部算起,“午托”这个行当在郑州已落地生根16载,的确解决了一部分家长的燃眉之急,同时,由于缺乏行业管理,午托班负责人有的是老师,有的是下岗职工,绝大部分设在居民楼内,日常饭菜卫生基本靠自律,日常食品卫生监管与消防安全监管处于空白状态,也让不少家长担忧。
调查
6张床挤24个孩子
中小学生中午放学时,大部分家长还没下班,孩子的接送、吃饭、休息等问题成了许多父母的烦心事,午托班因此应运而生。新学期即将到来,中小学附近的一些午托班又开始闻风而动。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文化路一小附近、俭学街上的一家午托班看到,工作人员正在为新学期的到来清理着屋子。“今年,我们午托的费用是每月450元,比去年涨了50元。你看物价都涨成什么样了,我们也有成本的,没办法啊。”工作人员说。
面积约30平方米的房间被隔成两个空间,每个空间摆了两排桌子,是学生平时用餐的地方。在老师的带领下,记者进入餐厅北边学生的午休室。狭小、光线暗淡的空间里挤着6张高低床,房间不足10平方米,床上稀稀落落铺着孩子们的凉席和枕头。在这里,两个孩子“分享”一张床铺,也就是说,这里供24个孩子午休。
“房间怎么感觉有点闷啊?”没等记者说完,工作人员就迅速反驳:“闷什么闷,不就中午在这儿睡一会儿嘛。”
记者调查了解到,“场地小、孩子多、拥挤”是大多数午托班存在的问题。由于房租是午托班最大的一笔成本支出,为了降低成本,多数从业者一般租一套两室一厅,就要收住二三十个孩子,孩子的活动空间十分有限。
现状
居民楼里藏着小午托
“小区里午托班多得很,随便问谁都能问到。”果然,记者发现,与农科路小学一路之隔的一个小区内,有五六家午托班,这些藏在民居中的午托班有的遮遮掩掩,需要小区内的居民指点方可找到,有的则直接在窗户上打出广告,负责孩子午休,“孩子作业辅导”等广告词言简意赅。
记者来到都市铭座小区内一家午托班,招生广告的旁边还附着招工广告,上面写着招辅导老师2名、生活老师2名、厨师1名等内容。
这家午托班位于一栋居民住宅楼的一楼,和普通居民住宅楼一样,这套单元房也有防盗门,唯一的出口就是大门。
“我们这是正规的。”这家午托班的老师说,平时有两个厨师负责变着花样给孩子做饭,四五个老师每人带十几个孩子。
而在经五路上,一栋不大的三层商务楼里,设有三家午托机构,其中一家还提供全托服务。位于三楼的午托班旁边还有一家对外开放的招待所。当问到是否有卫生许可证时,该午托班负责人称老板出去了。记者等待时看到,消毒碗柜上的毛巾布满黄色的斑点。而经五路上另一家午托班厨房与厕所仅有一墙之隔,周末假期间也会接受一些大学生住宿。
记者还走访了郑州市中原区、二七区一些午托班,调查中发现,不少午托班为了节约成本,租的是社区居民楼的房子,从两室一厅到四室两厅不等,没有专门的消防通道,午托班几乎没办过消防证,也没有应急的消防用具。
揽活
靠家长口口相传
“我们这附近有不少午托部,家长选择的时候都是口口相传,或者实地看看环境如何。”在郑州市农科路上,一家面积达到300平方米,能同时托管百余名孩子的午托部,在记者问及能否出示证件的时候,其负责人以刚装修过房子,证没挂出为由进行了拒绝。
“你放心,我们的厨师是专业的,有厨师证,也干了十几年了。既然要找午托部,就应该找我们这样大气的。”该负责人说,他们的优势在于,年级分开,厕所、午休床也是男女分开的。
在记者走访的十几家午托班中,负责人都表示有卫生许可证等相关证件,但未有一家真正将证件出示给记者。这些午托班价格基本都在400元至500元左右。午托班中大部分都是由带班老师负责孩子的午饭。“我们不可能请来五星级的厨师,都是自己做,只要孩子吃着好就行。”一位带班老师说。
另外,虽然被调查的午托班“老师”都一再表示自己拥有教师资格证,但却不乐意出示。
尴尬
一直没有主管部门
从1996年郑州市出现第一家正规意义上的午托算起,“午托”这个行业已经在郑州走过了16年。截至去年4月,郑州市教育局对午托摸底调查,全市有560多家午托机构。然而,午托却至今没有统一的监管部门和行业标准,发展和经营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去年7月,由郑州市教育局起草的《郑州市午托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发布,新规首度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为午托主管部门,并对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规定。行业、市民也都对此寄予厚望。
在此之前,郑州市的午托部由各区工商分局负责注册,只要符合条件,无需主管单位即可进行登记,经营范围一般都是“午托服务”。即便如此,工商部门并不是午托部的业务主管单位,对从业资格进行认定、提供行业服务标准、推动午托行业健康发展的责任仍然无人承担。
不过,《办法》最终并没有如愿实施。郑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综合处的一位副处长解释说,《郑州市午托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在去年7月份公开征求了社会意见,但由于种种原因,《办法》上报市里没获通过,最后没有实施,“之后也没有下发相关文件,各部门职责不明确,工作没法开展。”
去年12月20日,在一次市民代表座谈会上,针对大家“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午托经营”的建议,当时曾有领导要求,由市教育局牵头,市服务业发展局和民政局参加,共同调研,提出管理意见,由政府出台管理办法。
随后,记者致电郑州市服务业发展局、财政局,提到午托,两家单位工作人员有些茫然,“什么?午托?没听过,不清楚。”而关于午托的管理办法也一直没有出台。
那么,现实中办午托班需要什么样的手续?
郑州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的答复是,“先咨询教育局,他们先前置审批,我们是最后一道工序,经过审批后再到工商局注册处咨询。”当被问及需教育部门提供什么样的手续,该工作人员支吾不清,“有一个《郑州市午托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你去查查。”
而各区教育局都称,没有对午托机构进行过审批,也没有给过任何证件。不过,对于午托部的饮食、消防等安全方面,会定期督察。
对于午托机构的餐饮安全,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归各分局管理,提供餐饮服务的午托机构都应该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目前主要靠主动申报。日常监管归各监督站负责。
随后记者联系上丰产路监督站,一位监督员说:“对午托班有日常检查,辖区内的大部分午托机构都很熟悉,一年定期检查6次,还会有不定期的抽查,能够保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