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乡村幼儿园刘老师独守27年 给留守孩子“当妈”
来源:城市快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2-09-10

     内容提要:天津北方网讯:49岁的刘凤芹走在村子里,孩子们老远就会喊她“老师”,却没人喊“刘老师”,因为她是这个村里幼儿园唯一的老师。从22岁那年起,一直到现在,27年的时间里,只要她生病或者家里有事儿,幼儿园的孩子就得“放假”,所以她生病都躺不住。

20120910091716.jpg

  天津北方网讯:49岁的刘凤芹走在村子里,孩子们老远就会喊她“老师”,却没人喊“刘老师”,因为她是这个村里幼儿园唯一的老师。从22岁那年起,一直到现在,27年的时间里,只要她生病或者家里有事儿,幼儿园的孩子就得“放假”,所以她生病都躺不住。如今,她带出的孩子有的上了北大、清华、南开、天大……这些孩子回家过年,总忘不了到刘老师家坐坐;有的已经当了爹妈,又把自己的孩子交到刘老师的手上。

  刘老师的工资从最开始的每月45元到现在的不足千元,身份也一直是“代课”教师,可每次走在村里,孩子们围过来一声声甜甜地喊着“老师”,她说“就知足了”。

  教师节前夕,记者见到了这位宁河县潘庄镇大龙湾小学幼儿园唯一的老师——刘凤芹。

  一个老师就是一所幼儿园

  27年前,22岁的刘凤芹高中毕业后,有一天在村小学当校长的父亲跟她说,幼儿园的老师走了,问她愿不愿意接着干。就这样刘凤芹去了村小学的幼儿园,当了一名代课老师。而在此之前,因为代课老师工资低又辛苦,老师们都待不长。

  “小时候父亲总逗我,‘长大了当老师吧’。别人问我长大了干什么?我也总说当老师。”刘凤芹说,她觉得对于她来说,“当老师”是很自然的事情。

  从去幼儿园给孩子们上课的第一天起,刘凤芹成为这所村小学幼儿园唯一的老师,从那时起,这所幼儿园也再没有换过老师。

  刚当老师那会,刘凤芹真发愁,因为村队资金缺乏,幼儿园条件很差,就是一间平房,连基本的玩教具都没有。“班里几十个孩子,你往那一站,这边哭了、那边叫了,那边俩孩子又打起来了,而农村孩子在家随地大小便惯了,到了幼儿园也不知道上厕所。”李凤芹说,有几次愁得她跟着孩子们一块哭。

  没有桌椅,刘凤芹把小学的旧桌椅腿锯短;没有玩教具,就拾些树枝、高粱秆、棉花壳、纸箱子和空塑料瓶,和孩子们一起做玩具;冬天,和孩子们一起拾劈柴、团煤球。这几年,幼儿园随着村小学一起搬进了楼房,刘凤芹说,幼儿园有了新家,她带着孩子们自己动手布置教室,高兴得都不觉得累。

  而在教学上,抱着要干就得干好的想法,刘凤芹开始学习幼儿教育,唱歌、跳舞、幼儿心理学,市里县里的培训一次都不落下,有时候在家跟着电视学。“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们会问你什么问题。”刘凤芹笑着说,比如有时候学生会问你“老师,云是什么”“老师,燕子往天上钻,天有顶吗”……为了不让孩子们问倒,她就得不停地学习。

  如今,已经49岁的刘凤芹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忘了自己的年龄,和孩子们一起跳、一起做游戏,就跟“大羊和小羊”似的。

  给留守孩子“当妈妈”

  近些年,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出去打工了,把孩子留给家里的老人,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刘凤芹至今还记得一个叫乐乐的孩子,幼儿园都开学一个多月了,别的孩子都已经熟悉了幼儿园的环境,开心地和小朋友们玩,但乐乐却总是闷闷不乐。刘凤芹发现,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别的孩子大多是父母来接,可乐乐却是爷爷来接,乐乐总是朝爷爷发脾气。

  为了让乐乐建立自信,融入集体,刘凤芹特别设计了一堂社会教育活动课,让家长给孩子写“第一封信”夸夸孩子的优点。“每封信,我都在课堂上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特别激动。我偷偷替乐乐妈妈给乐乐写了一封信,当我在课堂上给乐乐读这封信的时候,乐乐的眼睛一直盯着我。听我读完后,乐乐一下子扑到我怀里问‘这真是妈妈给我写的吗’,看着孩子童真的眼神,我心里当时一阵心酸,可又赶紧笑着告诉乐乐‘是妈妈、是妈妈写的’。”刘凤芹说,从那堂课以后,乐乐知道自己不比别人缺什么,渐渐自信了,而小朋友也知道乐乐也有爸爸、妈妈,乐乐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中。

  谈到乐乐,刘凤芹的眼泪又在眼眶里打转。“我特别想对留守儿童的父母说,父母的爱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孩子的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常回家看看吧。”

  一声“老师”就知足了

  27年来,刘凤芹守着孩子们,苦过、累过,也想过放弃,但孩子们一声甜甜的“老师”,让她舍不得离开。

  有一次,刘凤芹因为腹部瘤开刀做了手术,手术后大夫给开了一个半月的病假。“我躺在床上,总有孩子悄悄地来看我,可我叫他们进来,他们却不肯进屋,只是扒着窗户看着我。我对他们说‘老师的病还没好,还不能给你们去上课’,孩子们就特别懂事地跑开了。”孩子们走后,窗台上常会留下果冻、棒棒糖、小饼干等儿童食品。

  刘凤芹说,其实那次生病,是她最想离开幼儿园离开孩子的一次。“我妈当时心疼地对我说,就挣那俩钱,别干了。妈妈这么一说,自己心里也觉得有些委屈,当时每月不足500元的工资,还得和国办园正式老师比着干。但是,看到孩子们偷偷留在窗台上的小食品,我躺不住了,休息了不到一个月就又上班了。”刘凤芹笑着说,“我多躺一天,孩子们就得多‘放假’一天。”

  其实,在27年里,还有更多让她感动的瞬间。“有一次夏天上课,我的慢性胃炎犯了,汗直往下流。孩子们吓坏了,不知道怎么办。这时候,有个机灵的孩子喊了声‘老师中暑了,我们赶紧给她扇扇’,于是小朋友一起拿着书本给我扇起来。虽然让人哭笑不得,但真的很感动。”

  刘凤芹说,如今她走在村里,总有孩子老远就喊她“老师”,而每年的教师节她总能收到孩子们一摞摞的贺卡,好多都是孩子自己做的,这都是最珍贵的礼物。每年的大年初一,她家里也最热闹,一拨拨的学生来了又走,好多都是她教过的两代人一起来拜年。“我这一生挺满足的。”刘凤芹说。

  相关新闻

  本市首评幼教标兵

  昨天下午,本市举行首届幼教师德建设表彰大会。宁河县潘庄镇大龙湾村小学附设幼儿园教师刘凤芹等100位教师获得“幼教师德标兵”的称号,和平区第十一幼儿园等30所幼儿园获得“幼教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的称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