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走近自闭症儿童父母老师:老了孩子怎么办?
来源:每日新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4-01

  开展自闭症筛查康复推广到社区

20130401090820.jpg

  编辑动机

  近年来,自闭症的问题已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人的重视。2005年年底,自闭症被列入中国残疾人目录。自闭症儿童在康复、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关爱。在本市制定的《天津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中,把自闭症儿童的康复纳入了工作计划之中。围绕“十二五”期间自闭症儿童康复工作如何开展,本市从组织管理、早期筛查诊断、人员培训、康复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随着全社会的关注,我们相信,“星星的孩子”未来将不再孤单。

  在《天津市精神病防治康复“十二五”实施方案》中,特别加入了自闭症儿童的康复内容,包括:加强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规范化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开展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工作。探索建立自闭症儿童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康复训练的干预体系。开展融合式社区家庭康复试点,发挥现有康复训练机构的资源中心作用,依托社区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技术指导、家长培训、知识普及,在社区和家庭开展全面康复训练。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普通幼儿园接纳孤独症儿童的融合式教育,做好与义务教育的衔接。进一步加大对贫困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救助力度,有效实施0—6岁贫困自闭症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为了落实这一实施方案,市残联委托市残疾人康复协会联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婴幼部在全市开展了“自闭症儿童社区康复师资培训班”,这是迄今为止本市首次全面、系统、规范的自闭症康复技术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是把自闭症的康复推广到社区,近期,本市就将开展自闭症儿童的筛查工作,在筛查过程中,对发现的自闭症、儿童精神障碍问题等进行重点关注。从而了解本市此类患儿的分布及总体情况。对确诊的患儿,提早进行康复训练。托幼园所和社区早教机构是对自闭症孩子进行专业训练的重要力量。他们有了专业的师资队伍,就能承担此项工作,可以让社区内的患儿有基本的康复保障。可以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相应的服务。

  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进程取决于患病轻重程度,更取决于越早越好的干预时机。目前本市可对儿童自闭症进行诊断的单位有精神卫生中心(市安定医院)、儿童医院、儿保所、市残联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凡2-3岁有不开口说话,不能目光对视、行为刻板等异常行为的孩子,家长应及早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测查。

  为了这些孩子老园长舍不得退休

  年近六旬的冯秀做了半辈子的幼儿教育。10年前,冯秀是和平区一所幼儿园的园长,当时一个妈妈带着患自闭症的孩子来请求她给一个入园的机会,冯秀心一软就收下了这个孩子。后来,冯秀在全市普通幼儿园里率先建起了“特教班”,让一些自闭症孩子有了上幼儿园的权利。

  几年前冯秀退休了,就是因为“小小世界幼儿园”的投资人支持她,在园内专门开设了一层楼开办特教班,她又干起了老本行。现在,幼儿园里的特教班有30个自闭症孩子,孩子们可以有时间与园内普通的孩子一起游戏、学习,同时可以接受康复训练。冯秀看到孩子们在这里学着收拾书包、排队、守纪律……她特别开心。但冯秀也有些惆怅,她说:“我已经老了,可是为了孩子们我不舍得退休。我很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接替我,不过现在很多年轻老师不愿意做特殊教育。这是一份需要爱心和恒心的事业,也需要有政策支持,使特教老师有更高的待遇和福利保障。老师越多,孩子们的希望也就更多。”

  让他们不孤独需要更多支持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专业训练机构,天津宜童心理行为研究中心在全市推广“融合”教育,中心主任张原平说:我们把一些经过中心训练的孩子送到普通幼儿园,他们可以和普通孩子生活在一起。每个自闭症孩子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辅导老师全程跟踪他们的一举一动,从饭桌到课桌,从床铺到厕所,这些教师劳动强度、压力比普通教师大很多。同时,幼儿园也要承担一定的压力,接收这样的孩子,从带班老师到其他孩子的家长,都要配合。可喜的是,现在,全市已经有10多家国办幼儿园接纳了自闭症孩子随班就读,这些园所在这几年“入园难”的大背景下,还能拿出宝贵的名额接纳自闭症孩子,而且在费用上大多还给予了减免,这让很多孩子的家长感到了社会给的温暖。今年,还会有更多幼儿园愿意加入这样的“爱心行列”,帮助的手越多,孩子们得到的支撑也就越有力。记者任悦李海燕摄影新报记者王健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