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孩子不应成为防作弊牺牲品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3-04-03

【核心提示】作为教育者,当教育条件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条件时,理应为之奔走,鼓与呼之余,也应力所能及地谋求改善。而一句麻木,则让教育者的问题凸显。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者在意识层面存在漠视孩子健康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教育现状的无奈,对于教育事业问题“无解”的麻木。


  涡阳县花沟镇晨曦小学,为了防止学生在月考时作弊,竟让学生到室外考试。因为室外没有课桌椅,部分学生要么趴在地上,要么席地而坐参加考试。考试分上下午,各90分钟。涡阳县教育局表示,学校出现这样的事情,让人看了很寒心。(4月2日《江淮晨报》)
  为防止作弊,让学生到室外考试。表面上看,该校校风严格,但是,当孩子们或趴,或坐在地上的时候,我们心中的底线被触碰。农村学校纵然办学条件差,但也不至于忽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用少儿权益换取仁义道德,更是得不偿失。此外,老师的麻木,主管部门的“假慈悲”更让舆论哗然。

  学生作弊,危害可谓深远。针对如此顽疾,学校历来主张多措并举,力图减少作弊带来的副作用,而该校让孩子在室外考试的初衷,也是试图唤起孩子的诚信意识。无奈,学校硬件条件太差,只能让孩子用原始的方式,克制内心的“邪念”。只是,这样的方式是否树立起诚信,我们不知,但是,孩子健康“受损”,却是不争的事实。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对于他们,我们向来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偏废。现实则是,我们的孩子不仅诚信难立,而且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跑步死,踩踏事故等屡屡挑战着公众的痛感。新闻图片中,“东倒西歪”的孩子虽然求学条件不好,但是他们的最基本权益却不应该被忽视,接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性更成为各方共识。而教育者的麻木,以及主管部门的渎职让人痛心。

  作为教育者,当教育条件不能满足学生求学条件时,理应为之奔走,鼓与呼之余,也应力所能及地谋求改善。而一句麻木,则让教育者的问题凸显。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者在意识层面存在漠视孩子健康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教育现状的无奈,对于教育事业问题“无解”的麻木。

  “教育局认为,校方做法欠妥,让人看了很寒心。”,“该校多次出问题,教育局近阶段正准备对该校进行处罚撤并。”教育局如此表态,不仅没有起到危机公关的作用,反而有渎职之嫌。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理应按照国家政策,为孩子们提供完备的教育设施,而不是站在道德的高点,“虚表”同情。此外,教育部门忽视问题的根源,试图避重就轻,同样让人无法理解。殊不知,“处罚撤并”的措施,只会起到“破而不立”之用,丝毫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少儿权益不应成为防作弊的牺牲品!要让口号成为现实,首先,需要提高的是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投入。其次,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同样不应消减。最后,相关主管部门提高行政效率和履职意识,教育者和社会反思教育问题亦是刻不容缓。(庄滨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