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小学把学校分为教学区与体育区,这样既能弥补市区公共体育场地缺少,为社区居民提供活动的场所,同时也不影响教学场所的秩序。即便是暑期教学区进行装修施工,运动场地照常对外开放。
但几年坚持下来,青蓝也渐渐感觉力不从心。
对外开放后带来的一连串问题,困扰着学校——草坪被破坏、运动设施损耗大、卫生状况堪忧(每天早上师生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忙去运动场地上,清理前一晚遗留的饮料瓶、包装纸等等)、安全问题让校方担忧、门禁措施无法坚持、社区人手紧张……
青蓝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区运动场地紧缺的情况下,作为学校,确实应该为社区居民开放运动场地,但是,运动设施的破坏,场地的维护和管理都给学校带来了困扰,也影响到了正常教学。
将对中小学体育设施
开放情况摸底调查
记者就此联系了杭州市体育局局长赵荣福。赵局长说,杭州标准的足球场地大概20多个,不仅是足球场,市区公共体育场所的确缺少,早些年,杭州市政府就曾下文,要求杭州市公办中小学的体育设施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以弥补市区公共体育场所缺少的不足。“确实有不少学校只能趁着学校放假,对校区进行装修、施工,这点也希望家长能够理解”,赵局长说。不过,他也表示,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以“装修”为由,将学校大门紧闭。
近段时间他们将与教育局联系,对杭州各个区的中小学进行“摸底”,学校体育设施应该对周边社区居民开放的,到底有没有开放;有哪些学校事实上并没有进行装修施工,却拒绝对外开放;同时,对正在装修施工的学校,尽可能缩短施工时间,如果不涉及到操场、塑胶跑道施工的,也希望学校能将装修区域划小一点。
发免费健身卡、刷卡进学校
社区派人参与管理
古荡一小正在试点的办法
说不定是种方向
学校体育设施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是件好事,但这件好事却面临:安全、管理、物耗等三大难题。
其实,如何让这件好事办好,杭州市体育局已经在想办法了。
比如西湖区体育局开始试点为辖区45所公办中小学购买了“社会公众责任险。”今年6月底,西湖区古荡一小作为试点,由古荡街道牵头,在校园周围的三个社区免费发放健身卡;同时在学校体育场所内安装识别系统,居民可刷卡进场运动,而且运动场地开放期间,也有监控,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也便于管理;作为社区,也在开放期间派了工作人员参与现场管理。
到今年九十月份,试点学校还将再增加三四所。
而天津,已经把学校场地的开放纳入社区综合保险范围。谁来管理、如何管理,则依托社区俱乐部,并根据实际开放情况给予经费补偿。上海闵行区,也是给居民统一办理“健康卡”,进门和出门都要刷卡,学校值班室还备着应急操作流程图,公布了校长、街道管理者、派出所民警等联系电话。
学校体育设施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是件好事,但这件好事却面临:安全、管理、物耗等三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