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博客成为网络时代学校家庭沟通新窗口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何君辉
3岁的晓晓(化名)9月开学后就要上幼儿园了,别看她目前还是一名幼儿园的“准新生”,可班上的30多位同学,她都已经认了个遍,这还要归功于班主任老师建立的班级博客。
过去,老师与学生家庭进行沟通主要靠家访、通信、电话;如今,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个班级一个博客,一位教师一个QQ群,网络已成了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新窗口,让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变得更加及时、便捷。
3岁娃网上“约会”新同学
“这是豆豆,这是壮壮,这是童童……他们都是我的新同学。”开学临近,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小(3)班“准新生”晓晓近来每天必做一项“功课”——让家人上网登陆班主任老师朱姝月建立的班级博客,在那里提前认识新同学。
据爸爸严先生介绍,前不久朱老师来家访时,向家长推荐了这个博客,说将把家访所照的“全家福”都上传至该博客,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先在电脑中认识一下新同学。只短短几天,晓晓已经通过博客上发布的《家访手记》,与新同学混了个“脸熟”。
记者看到,这个名为“青青宝贝”的班级博客已发布1208篇文章,访问量达到84725次。
当“博主”成老师必修课
据朱姝月老师介绍,目前该园13个班级都已建立了各自的班级博客,校方也十分鼓励这种做法,每年还要根据访问量、发帖量评选出优秀班级博客,“可以说,当‘博主’在我们幼儿园已成为老师的一门必修课了。”
记者调查发现,班级博客如今已成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新窗口,不少老师通过建立班级博客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博客达人”,江岸区黄陂路小学二(2)班班主任石莉就是其中一位,由她创建的博客“快乐的小溪流”,在短短2年多的时间里,发布了750余篇精彩博文,点击率21万人次,并因此荣获了2012年度武汉市唯一一个班级管理类的博客一等奖。
博客加深校园与家庭联系
“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得到家长们的理解和配合,采用博客的方式,能让家长无论身处何地,只要能上网就可以对班级以及孩子的情况一目了然。”谈到班级博客的功能,石莉深有感触,通过在博客中发布日志的形式,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以及老师有何要求需要家长配合等。家长也可以通过留言或评论等方式,在网上直接与老师或其他家长互动。
“信息技术如今已成为师生交流沟通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学生的学习情感的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华师一附中心理学老师蔡群认为,班级博客体现了教学与科技元素的时尚组合。她同时指出,博客虽好,但不应“顾此失彼”,荒废了家访、电话等与家长密切沟通的传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