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超级空气净化器”?
来源:华商晨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4-02-28

  □许晓明

  

  从2月20日至26日,北京空气质量一直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之间徘徊。各区县教委严格执行橙色预警应急响应措施,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由于担心雾霾影响孩子身体,有的学校家长凑钱为教室购买空气净化器。(2月27日《北京晨报》)

  重度雾霾之下,空气需要由学生家长自掏腰包来改善,这既体现出家长们爱护子女和体谅学校的自觉,更反映出公众对于雾霾来势汹汹的担忧,和对于根治雾霾的迫切诉求。

  小小一台空气净化器,在宽敞的教室里,无法实现对空气的密闭式循环处理,能够发挥多大的空气净化作用?即使教室里是被净化的空气,走出教室来到走廊和校内其他场所,空气净化器还能罩得住吗?更何况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天总是要有大量时间暴露在室外,又该如何抵御雾霾?

  作用有限的空气净化器,更近似精神上的“安慰器”,在雾霾频发的现状下,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如果说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真的需要一台“超级空气净化器”,那就是全社会共同治污的大环境,特别是构建完善的全国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新机制。

  一波雾霾走了,下一波还回来。从这一刻起,必须铁下心来把环境保护当作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来抓。而从根本上做好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护工作,必须破除当前狭隘的环保工作理念,树立起“大环保”的新理念。

  营造安居乐业的美丽中国,环保局一个部门“单兵作战”成不了气候,只有各级各地政府切实转变“GDP为王”的发展理念,从招商引资、产业定位、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等各方面齐头并进、宏观引导,才能真正修复和构建起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

  而每一个人也是社会“大环保”事业的一分子,要把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当作自己的义务,少开些私家车,少耗费一些生活资料,少制造一些生活垃圾……个人的贡献虽然只是绵薄之力,个人造成的污染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经过十三亿人放大,其正负能量都将是无穷大的。

  全国整体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型升级,每个人生活向“绿色生活”的转型升级,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才是降伏雾霾的“超级空气净化器”,才能让孩子们自由呼吸,才能让每个男女老少享受久违的新鲜空气,而这项事关每个人命运的历史使命再也耽搁不起一分一秒了。

原标题 [孩子们需要怎样的“超级空气净化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