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户分离”报上了名
不过也有家长对现状表示不满,感叹“连进个好幼儿园都要摇号,从小竞争就这么激烈,以后可怎么办?如果是买汽车,摇号可以,可是连读书都要摇号,就是出了问题了”。
还有一些买了学区房的家长则更加焦虑。家长张先生说,他给孩子填的第一志愿就是进南西幼儿园,“我们当初买的就是长寿路上的学区房,开发商承诺过孩子幼儿园肯定能进南西,所以才买的这个房子。但是听说现在都要摇号,我觉得自己很有可能白买了,但不管怎么说,开发商的承诺不能改变,要是进不了怎么办?”
昨天前来第一报名点报名的也有一些人户分离的家庭。一名家住静安、孩子户籍在黄浦的家长在审核户口簿时即被重点“关注”。他说: “户口在人民广场那,但我们一直都住这附近,怎么可能让孩子跑到黄浦去上幼儿园?”不过,这名家长最终还是顺利入园登记并填报了志愿。
另外还有家长认为,现在教育部门对幼儿园入学等一些百姓关心的问题的政策介绍和解读还不够多,希望能有更全面的分析解读,能让家长心里有底。
明年竞争或更激烈
根据教育部门预测,到2015年,在沪出生的3-5岁适龄入园幼儿将达54.73万人,按照2008至2010年本市常住人口平均入园率89.75%计算,2015年在园规模将达到53.22万人。而2013年上海幼儿园在园人数预计规模是50万,为史上最高。
数据也显示,上海正值新一轮人口出生高峰,同时,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持续增加,目前36%的在园儿童为非上海户籍儿童,双重高峰给上海学前教育资源带来较大压力。
今年3月,沪版“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也加剧了家长们对于幼儿园入学的恐慌。
按照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上海将确保完成新建312所幼儿园任务;同时,对常住人口包括“单独二孩”出生情况进行科学预判,及早谋划和启动“十三五”期间幼儿园和中小学的建设规划。“我们高度重视本市人口出生的动态变化,只要科学预测、提前规划,上海有信心有效应对幼儿入园问题。”上海市教委主任苏明说。
现场报名分“四关”完全不要求面试
翁先生带领女儿昨日在延安中路幼儿园的第四报名站报名,报名环节被分成“四关”。
首先是“初审”,由延中幼儿园园长徐争春亲自把关,翁先生提供了户口簿、女儿出生证明、《静安区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手册》等相关材料,徐争春审核户籍、年龄无误后,翁先生一家顺利过关。
“早教手册是引导孩子们参加区内早教中心的活动,但并不是报名的强制材料,没有我们也不会拒绝对方报名。”徐争春告诉早报记者。
第二关是“取号”,翁先生取到了“4-001”号,代表着第四个报名点的第一号。
第三关则是“登记志愿表”,翁先生一家进入右侧一个大教室,里面放着6张小桌子,6位老师坐在桌前等待孩子们的到来。
“来,给老师唱首歌!”妈妈一发话,孩子立即乖巧地唱起儿歌来,结束了还不忘背上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唐诗,让老师直夸“发音准,会这么多古诗”。
翁先生和妻子商量后,最终在登记表上填上了离家较近的威海路幼儿园的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则选择对口的延中幼儿园,第三志愿选择了放弃。
当早报记者询问昨天的报名是否需要背唐诗、唱歌之类的面试时,给翁先生登记的教师称,完全不需要面试,即便孩子不作任何表演,老师也不会另眼相待。而在之后的采访中,早报记者也发现,的确所有孩子都没被主动要求朗诵或唱歌。
第四关则是“终审”,由出口处的老师对登记表进行最后审核,确保家长没有漏填或者字迹模糊等问题。
只有临时居住证不能报公办幼儿园
昨天延安中路幼儿园的第四报名站现场也来了不少外地来沪的家长。江苏户籍的张女士告诉,她来沪打工已经十多年了,一直住在静安区,本来以为办理了《临时居住证》孩子就可以念附近的公办幼儿园了,没想到还是不行。
不过在报名点张贴了一张关于集体办学托幼所的招生通知,像张女士这样的外来务工者可在今天携带临时居住证、有关住房证明、户口簿、幼儿出生证去申静幼稚园、诗意久幼稚园等5所集办幼儿园报名。
根据招生工作细则,来沪人员随迁子女,父母一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静安办理、至2014年9月1日仍在有效期内)且积分达到标准分值,可到居住街道对口报名站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