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竞赛生类似,体育特长生的加分项目也被取消了,但也依然为真正有特长的学生留有“出口”。体育特长生可以选择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或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等其他体育类专业单独招生等。
杭二中体育教研组组长肖伟介绍说,报考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特长生一般都要达到省一级运动员的水平,只有少数高校会把条件放宽到“省二级以上”,但对省二级运动员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就会更高。“省二级运动员很多,一级运动员很少。假如省二级运动员有100个,那么一级运动员就只有5个,很多体育项目甚至只有一两个人。”
肖伟对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也持赞成态度。他认为,省一级运动员是完全走体育的路子,从读小学时就要确定下来,天赋和长期系统的训练缺一不可,而那些只想通过获得省二级运动员资格、能在高考中加20分的“体育特长生”今后将不再会有了。
形成真特长
记者注意到,高考新政其实并未在校园里激起多大波澜。在绍兴柯桥中学,有着多年理科实验班经验的数学老师谢水鸟将这称为 “以不变应万变”。
“校园文化的创建必须有所坚持,一取消加分就不搞了,这太功利了。”谢水鸟说,绍兴柯桥中学组建实验班,对有竞赛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实行重点培养,这一模式被很多学校仿效,竞赛辅导优势已成为柯桥中学的品牌,“现在有奥林匹克竞赛,学生也还参加,高一、高二还是很注重学风的培养,没有受什么影响。”
谢水鸟认为,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自主招生大军,竞赛加分取消后,参加竞赛的学生规模会缩小,但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会增多,“大学想要的是那些有学科特长,某些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不是那些各科平均化的学生。”
高考新政环环相扣,高中人才培养、大学自主招生的改变将成为必然。洞察改革大势和今后的人才评价、选拔趋势,教育专家建议,高中生应该提前考虑自己的“长板”是什么、自己的“比较优势”在哪里、怎样让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出来,要形成个人真正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