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是上海全市公办小学报名日,除去被录取的1万余名民办小学新生,昨、今两天将有约14万适龄儿童报名公办小学。
■ 部分学校称只审核材料,录取与否与报名顺序无关 也有学校当场决定是否录取
昨日,学生家长在海防路静教院附校排队等候。早报记者 高剑平 实习生 卫佳程 图
本周末是上海全市公办小学报名日,除去被录取的1万余名民办小学新生,昨、今两天将有约14万适龄儿童报名公办小学。昨天清晨6时许,不少热门公办小学清晨便早早地排起了长龙,不少家长担心去晚了成为被“统筹”对象。对此,一些热门小学表示,录取与否与家长报名顺序完全“不搭界”。
有的家长6点就赶到
昨天清晨6时许,位于海防路的静教院附校门口便有四五位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报名。当校方建议他们等到8时30分正式报名再来时,家长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等。”
8时,静教院附校的大门提前半小时打开,让家长进入校园,避免在狭窄的校门外排队造成交通堵塞。此时,家长排队的长龙从教学楼前的初审台一直排到了校门口,约有四五十户家庭。
“我今天8点多就来了,因为到今天都没有收到过报名短信,心里十分焦急,我打听到,其他家长大部分都收到了。”叶女士说。
早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报名的家长首先需经过初审环节,即确认是否携带户口簿、房产证等原件及入学信息登记表。若有两位以上家长携孩子前来,则只需留下一位继续完成报名手续,其他家长则陪着孩子去操场玩耍或在休息室等待。
之后,家长需提供相应报名材料,由教师详细审核,然后需要填写一张静安区教育局提供的新生入学登记表,便结束了整个报名过程,时间大约在一小时以内。
“往年都是我们自己发报名通知,通知家长分时段错峰前来报名,今年由于全市启用了统一的报名平台,平台发布的通知没法替每个学校进行分批通知,因此很多家长都大清早就赶来了。”校长助理高燕告诉早报记者,由于需要按照报名平台统一的时间安排,今年该校的整个招生节奏较去年有所推迟。
“今天只是审核材料的日子,并不是正式办理入学手续,一上午近百位报名者中我们已经发现了四五位不符合条件的学生。”高燕说,为了避免家长奔波,不符合条件的材料校方也先行收下,与符合条件的报名材料一起交给区教育局审核,符合条件的将正式发出录取、办理入学手续通知,不符合条件的将被告知去具体被统筹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高燕还表示,昨天并非办理入学手续,因此其实并不需要携带孩子来校,但很多家长还是带着孩子一起来了,因此学校临时开放了操场供孩子游玩,昨天并未进行任何面谈,“等到办理入学手续当天,我们会和孩子们有个简单的沟通,但并不是面试,只要是对口入学的,我们不可能拒绝。”
“不因面试结果来筛选”
除了部分像静教院附校需要上报区教育局审核后才发出正式录取通知的,早报记者了解到,昨天也有很多公办小学是现场审核材料后当场就发出确认是否被录取的。“这样也好,早点知道是否被录取,就不用这么煎熬。”有家长说。
昨天张女士也带着6周岁的女儿来到静安区一师附小报名。她告诉早报记者:“我们早上9点半到的,侧门排队约30人,大概半个钟头就搞定了,老师就是查了查户口簿、入学信息登记表等材料,问填写的地址能否收到挂号信,完全没有面试小孩、家长,我们还挺意外的。”
昨天有其他区县的家长反映部分学校对孩子进行了面试,比如要求念一页故事,算20以内加减题、做思维题等。对此,有校长表示,这些都算不得面试,只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以便在今后教学中更有的放矢,并不会根据所谓的“面试结果”“筛选”学生,家长无需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