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高桥初中:追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
来源:萧山日报 作者: 编辑:江淼 时间:2016-11-21
  作为萧山区初中学校中唯一的一所杭州市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5年来,高桥初中不断对课程架构进行梳理、整合,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ITTA动态式多样化校本课程体系。该课程以追寻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为宗旨。到2015年为止,学校已研发了63门独具特色的拓展课程。
  班本课程:传递温暖,让感恩助长德性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忆及五年前班本课程开发的历程,杭州市模范班主任王卫芳老师感慨万千。“起初,学校号召老师开发课程,但我连课程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开发?等逐渐弄懂了课程的概念,又不知道从哪儿入手。”尽管如此,老师们还是坚定了对课程的认识——“课程就是水。没有了水的润泽,土壤就会干涸,禾苗就会枯死。”抓住教育契机,几番尝试,几番探索,王卫芳老师带着802班孩子开始了持久而温馨的“感恩之旅”。“在这两年的感恩班本课程的实践中,孩子们成长了。我也积累了素材,撰写的文章获奖了,班级正气满满。是课程成就了学生,圆满了自我。”谈到课程开发带来的好处,王卫芳老师颇有几分欣慰。
  在高桥,老师们敏锐地抓住一切有助于学生德性成长、素质提升的契机进行课程研发。众多的老师投身于课程开发,并从中触摸到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活动课程:关注成长,为成功架桥铺路
  2014年浙江省轻负高质现场会高桥初中分会场上,最为光彩夺目的是学生叙事环节,学生代表们向来宾介绍了在研学旅行课程中获得的成长、增广的见识。
  “研学旅行”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是由学校策划,家长代言人组织,全体家长主动参与的校本课程。必修主题有职业体验之旅和劳动实践之旅;选修主题则分为三大板块:红色经典、绿色自然、蓝色人文。学校致力于游前有准备,游中有体验,游后有体悟。一次参观——让学生有所“思”,一次操作——让学生有所“会”,一次体验——让学生有所“悟”,一次调查——让学生有所“知”,、一次对比——让学生有所“识”……“研学旅行”课程“拓展”和“补偿”了知识的多面性与全面性,引领学生登高望远,开阔视野视界。
  家长课程:关注合作,让参与助力亲情
  每周三下午的拓展课程时间,808班吴天戈的妈妈总是风雨无阻地在德语课程的教室里等待学生的到来,她是学校拓展课程的坚实后盾。少年理财、线团上的美、雏鹰法学、舌尖上的高桥、健康1+1……每周这一天,拓展课程的讲台上都活跃着家长们的身影。学校希望为种子的茁壮提供新的酵母,“未有乔木之前,先做泥土”,家校共同孕育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让家长参与孩子的成长,共同开发课程,全面多样。
  课程评价:关注差异,让榜样发挥作用
  “改变自己不必等到明天,改变世界不必等到长大。”为了孩子,学校全力以赴,关注差异,让榜样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今年4月初,高桥初中微信公众号开始描摹自己的英雄谱系,希望借助这每一滴水珠,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学校倡导,只要孩子能执着于一个爱好并持之以恒,使之成为特长,都可以成为群英一员,学校期盼“高桥英雄谱”能激发内驱力,辐射正能量。于个体,是寻觅成长的起点,梳理成长的轨迹;于群体,是唤醒和警觉,是激励和鼓舞。在“以学生发展为本”和“智慧云”的时代注解下,一群平凡学生就这样在不经意间,用他们毫不张扬的品格默默影响并激励着其他同学,用他们这一群体的力量彰显着时代的诉求,于是,教育使得孩子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