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组图:揭秘最大高考工厂陪读父母的蜗居生活
来源:红星新闻 作者: 编辑:王菲 时间:2017-04-10
 
    高考倒计时60天。毛坦厂镇,这个位于中国安徽六安市的小镇,大部分时间都像是在沉睡中。只在每天早上7点、中午12点、下午5点以及深夜11点的时候,这个小镇上的一切才会忽然苏醒过来:各种小吃摊支在路边,学生们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一片生机盎然。这些学生来自镇上的毛坦厂中学,这是中国最神秘的“备考学校”之一,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如今,毛坦厂中学名气大了,就把自己的复读区设置在了金安中学里。而当学生们返回学校后,刚刚还喧闹的商贩、鼎沸的人声,犹如潮汐般迅速退去,小镇在一瞬间又恢复了沉寂。近日,红星新闻走进这个神秘之地,走进毛坦厂镇陪读父母们的生活中。整个毛坦厂镇的学子们、父母们,还有这个小镇的经济,全部围绕着一年一度的重大事件而忙碌、兴盛,那就是——高考。
    清晨五点半,整个毛坦厂镇还一抹漆黑,吴阿姨悄悄从床上起来,伸了个懒腰,摸黑打开自己格子间的房门,走进了公共厨房区,熟练地洗锅、热油、煎蛋。吴阿姨是毛坦厂镇陪读大军中的一员,她来自六安,陪着儿子在这里复读。她住的地方就在毛坦厂中学的补习中心对面,是栋2层楼平房,里面分了大小不一的格子间,一共住了12户陪读家庭。“每天早上我尽量给儿子换着花样弄点早饭,自己弄的饭菜放心。”吴阿姨借着厨房里微弱的灯光,热了饭,又煮了面,还顺道把烧好的热水轻轻端进儿子房间,在与红星新闻对话过程中,她把声音压得很低很低,并一再嘱咐:“别打扰孩子们休息。”不一会儿,每一个格子间里都开始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其他母亲也都起床,拿着锅,走进这个简陋却干净的厨房。这些母亲之间,都有不约而同的默契,轻手轻脚,绝不交谈,生怕弄出一点响动,惊扰了还在睡梦中的学子。
    清晨5:52,吴阿姨把做好的早饭端到儿子床前。清晨6点,天开始亮了,大多数孩子还在睡觉,而整个镇上的母亲都已醒来。很快,吴阿姨住的楼里闹钟声此起彼伏,房间里的灯,一盏一盏地亮了起来,学生们开始起床洗漱。清晨6:15,整个小镇已经醒来,学校广播里播放的音乐,仿佛整个小镇都能听见。这时,已经有勤奋的学生背着书包,急速路过。吴阿姨的儿子小吴快速吃完早饭,小跑前往学校。在他的床尾,还放着一摞翻开着的辅导书。图为凌晨起床吃早饭的复读生小吴。
    这栋楼里的学生全部离开后,母亲们聚集在厨房,端着碗,一边吃着早餐,一边用方言闲聊。吃过早餐后,母亲们开始整理出自己孩子的脏衣服进行清洗。这时,红星新闻才看清楚,吴阿姨和儿子居住的这个格子间里,四面只有一扇对着走廊的窗户,晒不进阳光。房间里,两张床,一个洗衣机和一张桌子,再也摆不下其它东西。吴阿姨说,这样一个格子间,一年租金7000元,“租房子加上学费,差不多一年要6万元,对我家来说,是一大笔钱,但为了儿子读书,没办法。”吴阿姨去年7月30日带着儿子搬进了这个格子间。“高考成绩一下来,我们就开始在镇上找房子。”直到租下这间房子,儿子才能进毛坦厂中学开始复读,“学校规定,没租到房子的,不给办理入学。”图为吴阿姨和儿子租住的房间。
    11点过,在吴阿姨忙着做饭时,已有不少母亲提着保温桶和一个小板凳,往学校方向,三三俩俩走去,这是毛坦厂中学附近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很多母亲将午饭做好,送到学校门口,孩子一走出校门,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
    11:40,下课铃一响,孩子们从学校里鱼贯而出。这天刚好下雨,校门口,有的母亲抢占到避雨的屋檐,就让孩子坐在小板凳上;而没有找到避雨处的,则站在雨中举着伞,为孩子撑出一片晴空,孩子们则端着保温桶大口吞咽饭菜。
[1] | [2] 共 2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