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
图文最新
热点文章
小学生写童话体检讨书 教书28年的老师都被折服了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 编辑:陈凌明 时间:2018-01-04
这篇“童话体”检讨书是这样出炉的:
上周二下午,小语在上郑老师的社团课,课上她开了一个玩笑,把前面一个六年级男生的凳子给挪开了,让这个点名起身后准备坐下的男生一屁股坐到地上。
调皮的小语犯错了!这是她第一次开这样的玩笑,但确实是犯错了呀。当时她也很害怕,“郑老师很生气,也很严肃。”当郑老师在教室外让她写一份检讨书时,她更害怕了。“我是第一次写检讨书啊,没写过,不知道该怎么写……”
接下来,郑老师对她说,可以用童话来写这份检讨书,小语马上放松了一点。“我以前写过童话的,心里有了底。”
小语花了半节课构思,又用半节课写好了这份检讨书。“写着写着,我觉得就像是在写作文呢,平时我也不太喜欢写作文,但总比写检讨书要好。”
这次犯错,小语不想告诉爸爸妈妈,她写的这份检讨书,她更不想给爸爸妈妈看。
碰巧的是,小语的妈妈刚刚从郑老师的公众号里看到了女儿写的这篇“童话体”检讨书,她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让小语写这份检讨书的,是学校的科学老师郑维庆。郑老师说,这不是他第一次让学生写检讨书,但是第一次把检讨书写成了童话故事。
“我教书28年,当班主任时,会让一些犯了错的高年级学生写检讨书,但效果一般。大部分学生写检讨书时,情绪是负面的,我给他们提供反思机会,他们却在说假话。”郑老师说,他一直认为写检讨书这种事情没用,“可能改改人称就有意思多了。”
郑老师说,小语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女孩,语文能力比较弱,如果让她写检讨书,可能四五个小时都完不成。“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换一个人称写,不讲自己的事,写起来可能会更加积极,这是移情的作用。”
郑老师的这个启发,来源于前段时间他的一次经历。“小学三年级下有养蚕活动,以前给学生讲养蚕知识,效果不是很好。于是,我开始写一篇长篇童话,以蚕仙来到校园的童话故事,来指导学生的养蚕活动,效果出奇地好。”
郑老师说,写检讨书换一下人称代词,让叙述错误变得有意思,还有人文关怀在里面。
相关文章